数据存储面临新挑战

图灵汇官网

随着科技的迅速进化和新科技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面临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巨大挑战。在2021年大数据产业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的大数据与区块链部副主任姜春宇指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促使数据存储技术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然而,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迫使数据存储技术在多个层面进行革新与演进。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全球数据中心数量激增,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关键力量。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预测,至2025年,全球数据量预计将达到175ZB,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8%,数据中心的存储量占比预计将超过70%。在数据中心中,企业级固态硬盘的出货量在2020年达到了3560万个,平均容量约为2.7TB,较前一年增长近30%。

过去,传统存储系统主要服务于数据库、文件和流媒体等传统应用。然而,在新兴技术的驱动下,存储系统需应对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大规模数据应用场景。传统存储在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局限性使其在面对这些新兴应用时显得力不从心。

举例而言,无人驾驶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可达几十TB,而传统存储仅能通过频繁擦除的方式来保存数据,这导致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流失。此外,传统存储在资源管理上存在诸多不便,难以形成有效的存储资源池。

与此相对,“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因其扩展性和灵活性,在新基建时代为数据存储带来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软件定义存储是通过统一的软件对存储硬件进行管理和控制,利用通用硬件实现存储功能,其性能和特性则由软件决定。借助大型互联网技术与现代企业存储功能的融合,软件定义存储实现了存储资源的虚拟化、抽象化和自动化,最终赋予存储系统以灵活性、弹性和高可用性。

例如,星辰天合公司推出的最新企业级软件定义存储产品,通过一个存储操作系统、两个存储产品和一项核心存储技术,实现了“一套存储系统承载全部业务场景”的目标,有效解决了复杂结构下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难题。这一创新方案帮助政企机构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能够快速整合和管理数据,从而显著降低了数字化转型成本,提升了IT系统整体性能。

新型应用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的快速增长。据预测,未来五年内,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将以10.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6亿美元。随着市场的发展,核心供应商体系也逐渐形成,包括星辰天合在内的企业与华为、新华三、中科曙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第一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在传统存储基础设施的研发上落后于国际同行约20年,但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中国与国际领先厂商之间的差距大致在3年内。目前,国内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已具备较强的技术自信,并通过国产自研的存储技术和数字订阅服务模式的创新,赋能下沉市场。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金凤霞
    下一篇

我们已经听到了很多关于Windows 11和新的微软商店将带来什么的消息,Windows 11为开始菜单、行动中心等带来了新的界面。正如预期的那样,微软开发的几个应用程序也将焕然一新。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