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综合报道】德国社会学家罗萨提出的加速社会理论揭示了社会进程的加快如何压缩了生活时间,进而引发了一种新型的异化现象,使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变得遥不可及。这一理论揭示了当代用户在内容消费领域的困境。
一方面,用户在不同平台间频繁流动,难以建立起真正的归属感。大量同质化、简化的内容导向导致信息传播陷入“兴趣茧房”,用户被局限于特定兴趣领域,难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另一方面,平台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优化用户体验与维护创作者生态系统之间面临挑战,难以寻找到平衡点,确保多方共赢。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快速变迁,互联网的本质——连接,显得尤为重要。10月24日,爱奇艺随刻精彩大会在重庆圆满落幕,这一活动以兴趣为纽带,旨在推动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与互动。
以兴趣为引领
今年9月,爱奇艺与DT财经合作发布了一份《2021当代年轻人兴趣爱好大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兴趣已成为年轻人展现个性、表达自我的关键途径。除了传统定义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阅读、音乐、摄影、绘画、舞蹈等,年轻人的兴趣领域也延伸至潮玩、剧本杀、咖啡艺术、宠物饲养等新兴领域。
爱奇艺随刻精彩大会以此为契机,精心设计了六大兴趣主题站,涵盖了潮玩、宠物、动漫、美食、音乐、影视综艺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各类爱好者的需求。例如,“奥特曼能量站”提供了官方限定雕塑与手办,满足了奥迷们的收藏愿望;“潮玩箱见你”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潮流品牌,还通过二手潮玩交易、国潮打卡秀、定制扭蛋机等活动,增强了潮玩的社交属性;“随刻ZAO空间”汇集了沙盒游戏,为玩家提供沉浸式体验;“宝藏桃点播站”则通过迷雾、恋恋、奇燃三大剧场,打造了独特的互动体验。
兴趣的全链条发展
爱奇艺随刻并未将兴趣局限在一年一度的精彩大会,而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持续激发兴趣的活力。在线下,随刻曾举办过“圣诞&新年潮玩趴”等主题活动,邀请粉丝参与互动;在线上,则建立了超过2000个垂直兴趣圈子,利用AI智能技术提升内容的可见度,让每一份兴趣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创作者与生态建设
对于创作者而言,PUGC内容创作模式因其专业性与互动性受到广泛认可。爱奇艺随刻致力于构建一个支持创作者的生态系统,通过“随刻创作之夜”等活动收集创作者的心声。许多创作者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感悟,表明兴趣不仅能够成为个人成长的动力,还能转化为职业发展的机遇。
针对不同规模的创作者与MCN机构,随刻推出了一系列差异化激励计划,包括“星火”、“星芒”、“星灿”、“星河”、“奇聚”与“奇耀”等,旨在通过现金奖励、流量扶持、专属训练营等形式,为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这些举措旨在营造一个让创作者与用户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的环境,从而促进高质量内容的生产与传播。
聚焦于人的情感共鸣
在数字化生存的背景下,用户经历了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转变。虽然线上交流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加剧了个体间的隔阂与模糊感。爱奇艺随刻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如“爱奇艺随刻精彩大会”,为用户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价值认同与群体归属感的建立。这种活动不仅加强了粉丝与创作者之间的联系,也加深了兴趣圈内部成员的情感联结,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同体。
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爱奇艺随刻正不断探索如何在加速的社会环境中,以兴趣为桥梁,构建起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真实的情感连接,推动数字时代下人际关系的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