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位于老挝甘蒙省亚钾国际智慧矿区,4G矿山工业环网成功升级至5G标准,标志着该地区迈向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矿工们在井下300米处首次通过微信视频通话与北京总部建立实时联系,有效保障了井下安全信息的即时传输。
作为亚洲最大的钾肥资源企业,亚钾国际在老挝的矿区成为东南亚首个实施“智能矿山”解决方案的典范。该矿区全年产量高达100万吨,通过引入华为“智能矿山”解决方案,实现了井上下全面覆盖的工业网络,大幅提升了通信能力,支撑了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的快速增长。
随着产能扩张,矿区员工数量从几百人激增至3000多人,迫切需要优化通信体系,确保井上井下无缝对接。通过智能化手段,矿工能够远程操控井下矿车,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长时间作业的风险,同时实现实时评估矿石产量和质量,提高作业效率,灵活调度地下交通系统,确保井上井下便捷联络。
无线专网的部署不仅确保了实时通信和智慧巡检,还适应了有线网络不可达的特殊场景。同时,有线专网则满足了大带宽、低时延、高连接的需求,为矿区提供了全面的通信保障。通过这一创新,亚钾国际智能矿山负责人展望了未来基于5G技术的无限可能,包括井下远控、无人驾驶等业务,以及云边协同、智慧矿区应用的全面展开,旨在构建以“人”为核心,创造“有温度、能感知”的工作环境。
华为技术专家张璐指出,此次改造从传统有线电话转向了无线通信,显著提升了矿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这一解决方案兼顾了前瞻性和实用性,实现了一网多用,加速业务开通,为未来5G升级做好了准备。
华为煤矿军团在煤矿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开发的矿鸿操作系统已在多个煤矿部署,实现设备间的高效连接和数据交互。此外,通过5G+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远程操控,如晋能控股集团三元煤业的综采面远控采煤,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的全矿数字孪生项目,均大幅减少了下井人数,提高了单班产量,改善了工作环境,推动了矿业实现“安全、少人无人、高效”的目标。
老挝亚钾国际智慧矿区的成功案例展示了4G矿山工业环网升级为5G网络在提升安全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一转型不仅为东南亚地区的智慧矿区建设树立了标杆,也为全球采矿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