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技术共研,促进成果转化 国内首个“北斗+地图”双高精联合实验室成立

图灵汇官网

推动北斗导航技术创新,百度地图携手武汉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

近期,百度地图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武汉大学-百度地图北斗协同高精定位技术联合实验室”。这一实验室是国内首个集高精度定位与高精度地图于一体的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旨在深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加速产学研融合创新。

该联合实验室将整合双方在北斗协同高精定位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聚焦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行业交流合作。通过这一合作,双方将致力于推动北斗导航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为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精准、可靠的时空信息服务。

引领出行革命,高精度“北斗+地图”应用前景广阔

百度地图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度应用者,早在北斗系统上线初期便开始采用其技术,持续优化地图导航及定位服务,致力于将最先进的技术转化为优质的用户体验。在大众出行领域,百度地图已经推出了车道级导航、车位级导航、智能路口导航等创新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精准、便捷的出行解决方案。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GS)的三大数据与分析中心之一,其在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领域的研究实力不容小觑。与百度地图的合作,将进一步促进北斗高精度服务的普及与应用,使这项技术更加贴近大众生活。

发布创新报告,揭示北斗技术四大前沿趋势

为了总结与展望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双方联合发布了《2022年“北斗+”创新应用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北斗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

  • 星地协同的高精度高可信增强定位:随着北斗在更多应用场景的广泛应用,增强定位服务将朝着地基/星基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构建高可信服务体系,提升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加速北斗实时高精度定位导航的大众化应用。

  • 云-端协同的北斗多源融合定位:高精度位置服务将从依赖单一传感器定位转向云-端协同的多源融合定位模式。利用云端大数据分析和高精度地图数据,实现定位精度的精准界定与实时误差的自动化计算,提升定位的连续性和可用性。

  • 人工智能协同的定位算法优化:引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AI技术,优化定位算法,使其能更好地考虑时间、空间等影响因素,提供更加精细、适应性强的定位服务。

  • 软硬一体的规模化泛在定位应用:支持北斗高精度定位的终端设备正日益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成为日常导航与定位服务的主要载体。通过软硬件技术的协同发展,定位精度将持续提升,覆盖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北斗导航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共创智慧出行新时代

北斗系统作为指引人们追求梦想、探索远方的重要工具,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百度地图作为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的重要应用,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不仅将推动北斗导航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还将为实现更实时、更精准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做出贡献,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安全、舒适,助力构建智慧社会。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马俐
    下一篇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在宁畅内部有这样一个观点: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正在催化液冷技术步入元年时代。宁畅首席技术官赵雷给记者解释道:“液冷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从小规模验证技术走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