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各城市积极行动,将低碳化转型作为发展战略重点。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成为推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抓手。然而,面对分布式光伏小规模、分散性的特点,如何确保安全运营及维护,成为城市面临的一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拥有政策资源优势的省会城市,如昆明,正积极探索成为低碳转型典范。
昆明市的示范效应
近期,位于西南地区的云南省会昆明市,以其市级行政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此项目不仅在技术先进性、建设模式及节能降碳成效上引领全国,更是绿色能源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有望成为照亮全国低碳未来的火炬。
昆明市市级行政中心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覆盖了12栋建筑共计1.45兆瓦的装机容量,年均发电量达180万度,显著超越普通光伏电站水平。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应用的创新技术:
考虑到分布式光伏项目部署于建筑物屋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华为在承建过程中,通过复合计算、资料查阅、防水排查等措施,确保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夜间施工时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无隐患。
为了最大化提升发电效率,项目从规划阶段便精心调查屋顶结构、面积分布和朝向,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华为优化器的应用,使组件在有遮挡时提升电流,保障电站整体效率。智能运维系统则通过AI加持,实现精准故障检测与推送,大幅减少运维工作量。
昆明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年利用小时1450小时的高效发电,相当于减排1500余吨二氧化碳,种植了约30万棵树,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通过与华润电力的合作,昆明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全国已有23个省市出台支持城市低碳化转型的政策,分布式光伏项目从昆明的低碳机关,逐步扩展至低碳学校、医院、社区与园区,共同迈向低碳城市的愿景。昆明的经验,正成为全国低碳转型实践的重要参考,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分布式光伏项目不仅展示了技术创新的力量,更体现了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上的决心与行动。通过昆明的成功案例,我们看到了绿色能源转型的希望与可能,未来,更多城市将跟随这一路径,共同构建更加清洁、低碳、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