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普视频创作国际大赛结果揭晓 50部中外作品榜上有名

图灵汇官网

科普盛宴:国际大赛圆满落幕

历时数月,由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筹备中)秘书处主办,知乎平台承办的第二届“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普视频创作国际大赛,于近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大赛吸引了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部作品参与,其中50部作品脱颖而出,荣获一、二、三等奖。

多元视角下的科学探索

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普爱好者,以其在各自领域的深厚研究背景和探索精神,创作出了一系列生动有趣、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航空航天、物理学、医学、营养学、动物学、植物学、化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专业学科领域,以及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科学研究,展现出科学知识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主题多元,关注广泛

大赛围绕前沿科技、绿色环保、健康与疾病防治、农业科技与智慧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技术工程、数字化社会与现代交通等主题展开,旨在鼓励创作者们关注并探索广泛的科学知识领域。通过多轮评审,获奖作品展现了创作者们在不同领域的深思熟虑与创新精神。

国内外学者评审,作品包罗万象

大赛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内容立意、科学性、制作水平、传播性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获奖作品不仅覆盖了航空航天、物理学、医学、营养学等传统科学领域,还包含了运动安全、外卖餐饮等贴近日常生活的话题,体现了大赛对于人类健康福祉和国际科学议题的广泛关注。

跨界合作,展现实力

获奖者中不乏知名知乎科普答主,如“三个老爸实验室”、“星球研究所”、“我们的太空”、“毕导”、“Linvo说宇宙”等,他们的作品在社交媒体上广受欢迎。此外,还有来自比利时、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参赛代表,他们凭借独特视角和创新思维,在比赛中展现出非凡实力。

特邀嘉宾解读前沿科技

例如,“中国科普博览”邀请了变重力科学实验系统设计师,深入解析在宇宙空间站如何利用变重力科学实验柜改变重力环境,并探讨其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意义。这一主题不仅展示了科技的前沿性,也激发了公众对航天探索的兴趣。

展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如“星球研究所”的作品《秦岭如何改变中国》,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深入探访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的秦岭山脉,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呼吁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

携手共创科学普及

本次大赛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通过丰富多样的参赛作品,让公众能够轻松获取有趣的科学知识。机构、企业和个人在科学知识分享与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方面共同努力,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科学普及的进程。

结语

此次国际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全球范围内科学普及的热情与创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平台。它证明了科学知识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不仅能够激发公众的好奇心,还能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包容的世界。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周佳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