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数据,截至4月2日,全国累计报告了1.338亿剂次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这一数字揭示了当前全球人口大国——中国在疫苗接种覆盖率上的挑战,当前接种率约为4%,远未达到构筑免疫屏障所需的70%目标,且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
专家观点与战略考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调,中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迫在眉睫。若其他国家相继构建免疫屏障,而中国未能同步跟进,一旦未来实施国际间人员流动,中国可能会面临较为被动的局面。因此,加快疫苗接种进度,尤其是提高接种率至一定水平,对于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采取的快速接种策略不同,中国近期才将60岁以上人群纳入疫苗接种建议范围。这一差异背后的战略考量在于,首先聚焦于高风险和易感染人群,即医生、海关工作人员及国外货物处理人员等,以应对“外防输入”的挑战。同时,考虑到年轻人更频繁的社会活动及与病毒接触的机会,这部分人群被优先考虑接种。在收集了年轻人群体接种数据后,再逐步扩大至老年人群,以确保疫苗接种计划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张文宏预计,到明年春季,全球主要经济体有望通过大规模接种建立免疫屏障,中国亦将在这一时间点前完成疫苗接种目标。这将为国际间的人员流动提供可能性,需要各方达成共识,实现安全有效的互通形式。因此,公众对于明年春季的旅行期待可保持乐观态度,但具体政策与实施细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落实。
加快疫苗接种速度,提高接种覆盖率,不仅是保护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统一免疫屏障的关键步骤。面对未来可能的国际交流,中国正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疫苗接种策略的科学调整与优化,以期在明年春季实现更为自由的人员流动,促进全球经济与社会的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