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隐私性及防止滥用进行了详细解答。
关于手机号查询与用户身份信息
穆长春澄清了一种误解,即电信运营商能通过支付部门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实际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电信运营商不得披露手机客户信息给第三方,包括自家运营数字人民币的部门。
可控匿名与数字人民币特性
穆长春解释,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其“可控匿名”特性至关重要。这既确保了公众合理的匿名支付需求与个人隐私保护,又兼顾了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犯罪活动的金融安全需要。
小额匿名与大额追踪设计
数字人民币采用“小额匿名、大额可溯”设计,旨在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的同时,有效监管大额交易。这一设计通过分级分类的钱包系统,根据不同KYC(了解你的客户)等级提供不同的支付服务,提升交易安全性。
交易安全与用户隐私保障
穆长春指出,数字人民币钱包通过分级设计,确保了用户隐私安全。钱包之间的交易数据被匿名化处理,确保用户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此外,数字人民币还通过技术手段确保用户隐私,如使用ID匿名化技术,确保所有钱包间的数据匿名。
数字人民币的普及与特殊人群支持
未来,数字人民币将持续推进试点计划。穆长春表示,已为老年人设计了专属产品——可视卡,该卡具备二维码与NFC芯片,支持触碰与扫描支付,还整合了健康码功能,以助于跨越数字鸿沟。此外,更多适用于残障人士的数字人民币产品也将逐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