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水有序,数字科技助力防汛
在浙江省建德市杨树桥镇,派出所所长乐军飞在洪水退去的时刻,心情得以舒缓。今年的汛期,雨水异常丰沛,使得浙江省的防汛形势变得严峻。相较于往年的应对措施,数字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
智能中枢,实时信息互联
新安江河流过杨树桥镇,7月7日,新安江水库启动了7孔泄洪,次日更开启历史性的9孔泄洪。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乐军飞必须掌握全面信息,协调各方力量。市局通过多次协调会议,建立了钉钉群,确保信息的即时传递和决策的高效执行。大家积极分享现场图片、视频,相互交流信息,构建了一个全面了解情况的网络。建德市的“城市大脑”平台整合了大量数据,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数据资源服务中心汇集了超过380万条信息,确保了预警的准确性与工作的有据可依。
“你钉我办”,全民参与防洪
在新安江水库下游,萧山临浦镇的林祥瑞副所长同样投入了大量精力于防洪工作中。他提到,相较于以往,今年的防洪工作更加高效,因为使用了钉钉平台,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更多的警力可以投入到一线巡查中。通知机制的升级,从早期的电话、传真,到后来的微信群,再到现在的钉钉,显著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效率。特别是钉钉的“已读未读”功能,确保了信息的准确送达,对于未阅读信息的居民,警方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跟进。
数字化治理提升效能
临浦镇自2019年起,通过开发“平安钉”系统,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这个系统包括“你钉我办”、巡逻日报、平安学堂、村民议事等多个模块,覆盖了超过4.8万人的组织架构,实现了对全镇范围内家庭、租客、商户、企业和公共设施的全面覆盖。通过“你钉我办”功能,居民能够便捷地报告安全隐患,参与防汛救灾的全民行动。一旦居民发现并上传问题,系统自动将任务分配给相应单位,形成从问题反馈、处理到评价的闭环流程。在此次汛期,临浦镇的“平安钉”共收集了40多条相关反馈,包括道路积水、井盖损坏、老旧房屋安全隐患等,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解决。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见证了数字科技在防汛抗洪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它如何通过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和公众参与度,有效提升了应急响应能力与社区治理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