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深度剖析】7月14日最新消息,全球科技圈正聚焦于软银集团的决策动向。据报道,这家日本巨头正考虑两大选项:一是剥离旗下芯片设计巨头ARM,二是推动ARM重新上市。
回溯至2016年,软银以接近320亿美元的巨资完成了对位于英国的ARM公司的收购,这一举动被软银首席执行官孙正义誉为“变革性的里程碑”,旨在把握物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然而,尽管收购初期带来了一定的提振效果,ARM专注于物联网设备管理的软件销售业绩并未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
去年6月,孙正义公开表示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将ARM推向美国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供应商,ARM的架构几乎主导了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其设计的处理器、技术以及软件被广泛应用于高性价比、能耗低的设备之中。ARM不仅与高通等公司共享其设计授权,也通过将芯片指令集授权给苹果等公司,允许第三方设计自有的芯片解决方案。
近期,苹果公司宣布了重大战略调整,决定在其新发布的Mac电脑中弃用已使用长达14年的英特尔芯片,转而采用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这一举动无疑为ARM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分析人士指出,得益于5G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芯片需求持续高涨,ARM的收入前景因此变得极为乐观。在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环境中,软银选择让ARM上市,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战略决策。
据悉,软银已委任高盛集团为其此次资本运作的顾问,但整个审查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此次决策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ARM的未来发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软银集团在全球科技产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