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至11日,全球人工智能健康云峰会在云端拉开帷幕,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部分,此次峰会以“智联世界·共享健康”为核心主题,围绕“AI+健康”、“AI+公共卫生”、“AI+医疗服务”、“AI+生物医药”、“AI+医疗标准规范”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AI+医疗服务”专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发表了题为《AI引领医疗创新场景建设》的精彩演讲,聚焦AI技术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区域,徐汇区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应用场景的构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中心医院等机构已被上海市经信委列为首批和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试点单位。
葛均波院士在演讲中强调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徐汇中心医院在人工智能医疗场景建设方面所做的初步工作,从数据整合、收集与分析入手,将心血管大数据融入AI应用平台,实现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的数据互联互通。
面对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葛均波院士提出了四个主要挑战:通讯网络稳定性有待提升、医疗大数据处理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壁垒限制信息共享、缺乏兼具基层医疗经验与AI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展望未来,葛均波院士提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处于探索初期,其潜力不仅在于决策支持,还能在复杂治疗方案中提供精准指导。他认为,AI与医疗专家的合作模式将超越传统诊疗模式,为慢性病管理、病人随访等领域带来变革。
疫情期间,徐汇区通过远程会诊、线上门诊等措施有效应对了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需求,展示了远程医疗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方面的潜力。未来,远程医疗将通过整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多维度信息,实现更加精细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此次峰会不仅展现了AI在健康领域的重要贡献与挑战,更为未来医疗健康服务的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共同促进健康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