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调查报告显示:超四成网购人群不知道电商法

图灵汇官网

商务法规与网络消费:普及与监管的挑战

随着《电子商务法》即将于近期生效,这一里程碑式的法律旨在规范网络消费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虚假广告、假冒伪劣商品销售、刷单炒信、物流延迟以及隐私泄露等多方面问题。然而,中消协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仍有超过四成的受访消费者对于这部旨在保护网购爱好者权益的法律并不知晓。

普法工作的紧迫性

调查指出,七成受访者每月的网购消费额在300元至2000元区间内,显示出网络消费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有28.9%的受访者在“双11”期间遭遇了商家的“砍单”行为,而52.4%的消费者在通过跨境电商购物时遇到了假货问题,70.6%的受访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过假冒商品。令人担忧的是,在购买到假货后,仅有12.1%的消费者能够成功获得赔偿。

《电子商务法》的重要性与普及需求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电子商务法》针对虚假宣传、网络售假等问题制定了详细规定。然而,尽管此法旨在保护网购群体,只有57.8%的受访者表示了解该法律,且其中仅有52.8%的受访者表示对该法有深入了解。这表明,加强对《电子商务法》的普及工作仍需加强。

加强法律法规认知与社会参与

《电子商务法》被视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法律,旨在适应数字经济的新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积极推动《电子商务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渠道,提高公众对《电子商务法》的认知,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与责任感,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享受互联网消费带来的便利。

监管重点与消费者反馈

调查发现,网购平台成为监管的重点之一,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平台监管需要加强。此外,微商和外卖订餐等新兴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水平亟待提升。数据显示,在新兴网络交易平台遇到“劣质产品”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47.5%,其次是冒牌货和售后服务差等问题,占比分别为39.2%和36.2%。

《电子商务法》的执行与期待

《电子商务法》实施在即,其对规范电子商务领域、净化消费环境将产生积极影响,有望进一步改善我国电商消费环境。消费者普遍期待法律能有效遏制网络消费中的不正之风,尤其是对售卖劣质产品、好评返现等行为进行约束。

平台责任与消费者体验

《电子商务法》强化了电商平台的责任,包括信息核验、登记报告等。然而,调查揭示了虚假折扣、刷单炒信、砍单杀熟、推诿扯皮等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体验。对此,中消协呼吁电商平台应切实履行法律责任,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和争议解决机制,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管理,提升消费者的平台消费体验与满意度。

结语

面对《电子商务法》即将生效的背景,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普及与执行,优化网络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能,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一篇

【环球网科技 记者 樊俊卿】据新华社报道,昨日,福建省公安厅通告,莆田警方侦破一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网络水军”案件,摧毁网络恶势力犯罪团伙1个、成员4人,查清炒作网络舆情事件215起,关停非法网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