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环球网 记者 芳华】据官方统计数据,2018年前三季,全国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关联企业实现总收入6.3591万亿元,同比增长9.3%。相较于前五年13%的平均增长率,文化产业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8年,互联网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付费模式的兴起。中国网民总数逾8亿,付费用户增长速度令人瞩目。
以爱奇艺为例,2015年其付费用户刚突破500万大关,创始人兼CEO龚宇预计中国视频付费市场即将成熟,预计付费收入年增100%。至2018年9月底,爱奇艺会员总数达到8070万,其中付费会员占比高达98%。在2018年第三季度,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90亿元,超过在线广告收入的240亿元。腾讯和优酷的视频会员增长同样迅速。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腾讯视频会员数已达8200万;优酷的日均付费用户增长连续四个季度超过100%。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增长更为迅猛。截至2018年11月,网易云音乐用户总数超过6亿,一年间实现了两亿用户的增长。歌手毛不易在其于网易云音乐发布的专辑《平凡的一天》中,专辑销量突破千万。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表示:“当前,音乐已进入付费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优质作品付费。”
文化产业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陈少峰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用户与广告收入的关系,如今用户数量更多意味着会员费收入增加,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从“内容免费+广告推广”的模式转向“内容付费+广告推广”,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据《新华视点》报道,互联网相关文化产业在争夺注意力的竞争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付费数字电视频道收入在2017年下滑,主要受爱奇艺、腾讯、优酷等新媒体视频业务的影响。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传统文化产业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加强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国出版集团正致力于打造数字出版集团,旗下单位数字版权签约率接近70%,过去三年的数字营收年均增长率高达40.6%,远超全国平均水平30%。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表示:“在传统时代,内容是出版业的核心资产,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最大的资产。出版业需要努力扩大数据资源规模、数据资产规模以及数据增值规模。”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分析称,新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影响将持续,未来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深化,不仅传统文化产业将加速与互联网融合,互联网各相关文化业态也将彼此交融。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2019年,高质量文化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单纯重复和“打怪升级”难以吸引读者。2019年文化产业市场将更加细分,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即使是小众产品也能聚集起可观的用户群体。未来,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将吸引更多特定的乐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