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产业领域,奇树有鱼堪称一股独特的力量。它不同于传统的影视公司,不依赖导演、主演作为卖点,也不像大多数公司面临项目不确定性,甚至不用依靠刷量吸引广告。然而,它却能实现80%的作品盈利,远超电影院线5%-10%的盈利概率,甚至其投资融资项目也能获得高达50%的高额回报。
背后的原因是互联网对影视流程的重塑,以及中国视频行业从“点击广告”向“内容付费”的模式升级。在内容付费时代,广告驱动的刷量失去了意义,内容成为了决定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而付费则是评价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
奇树有鱼正在引领这一变革,成为新的生产模式的推动者,抓住影视市场巨变的机遇,寻求逆市高速成长。董冠杰董事长兴奋地表示:“风来了!”并强调他们已全面布局付费内容时代。
10月10日,芒果TV宣布进军网络电影市场,开启IP开放、平台开放及生态赋能,为付费时代做准备。在此之前,腾讯视频推出了新的网络电影分账规则,旨在增加与会员增长的挂钩,合作方的分成比例最高可达100%。爱奇艺CEO龚宇也提出,头部内容将全面进入优选内容付费时代。
巨头们的动作预示着市场正趋向成熟、有利可图并即将爆发。奇树有鱼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正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构建内容策划-研发-生产-宣发的完整生态链,打造精品化、IP化的短视频内容,实现从宣发到自制的转型。
以爱奇艺为例,会员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18.7%增长至2017年的37.6%,而广告收入占比同期从63.9%降至46.9%,表明付费模式正逐渐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奇树有鱼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网络电影作品在2017年贡献了近300部作品,其中3部作品分账超过千万,占比20%。
奇树有鱼正在全力布局付费内容,包括网络电影和网络剧,通过数据分析和短视频业务宣传,快速生产更多丰富、精品化的内容。董冠杰的愿景是形成基于用户偏好的双向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仅是计划,而是正在实现的结果。
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奇树有鱼实现了网络电影的“批量生产”。通过“鱼眼数据平台”,他们分析用户情绪、行为和兴趣点,以此确定创作方向。从数据决策到工业化流程,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团队负责,最终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奇树有鱼追求的不仅是爆款,更是整体成功率的提升,因为用户的喜好变化迅速,单一的偶然成功难以支撑公司健康和商业模式的持续发展。因此,他们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数据分析,以规模化复制成功的可能性,使得单一产品的成功可以复制并持续优化。
奇树有鱼的“鱼眼数据平台”由30多位技术人员负责,每日收集来自多个平台的数据,优化模型,进行大数据挖掘。通过这种工业化流程,产生的内容基本满足用户需求。此外,奇树有鱼还会拿出20%的项目进行创新尝试,并通过平台反馈决定是否规模化复制。
在奇树有鱼的系统中,所有制作流程均被内部化,没有灰色地带,每个环节标准化、专业化。这种模式类似于互联网公司,但应用于影视行业,使得奇树有鱼能够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生产。
奇树有鱼的高收益不仅体现在作品的盈利能力上,还体现在资产项目的高回报上。他们将不同的项目打包,年化收益可达50%,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奇树有鱼的模式得到了认可,不仅是因为高收益,还因为其控制风险的能力、精准预测项目周期和收入回报的能力。
在当前二级市场环境下,奇树有鱼的50%年化收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私募基金的收益率。随着经济环境的波动,奇树有鱼作为平台型公司,拥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奇树有鱼从项目公司起步,逐步积累经验,发展为产品公司,最终成为平台型公司。平台型公司的优势在于降低风险,通过平台进行项目招标,选择最佳团队执行,即使行业不景气,仍能保证高质量的产出。在经济下行时,平台型公司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奇树有鱼每年出品100部网络电影,宣发200部作品,上半年的营收已达到去年的总额。这是分账模式带来的奇迹,它不仅让饱受版权费用困扰的视频网站看到了希望,也为用户付费模式提供了安全保障,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用户付费成为最稳定的娱乐消费方式之一。
奇树有鱼是中国影视界最早探索内容付费工业化流程和标准的公司,其模式被视为付费时代的先锋。在接下来的几年,网络电影、短视频、分账网剧等领域都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奇树有鱼正与各大平台携手布局这一趋势,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