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中国科技巨头正借助香港地区的东南亚籍家政人员,着手在全球金融服务领域实现扩张。
近期,这两家公司在转账服务方面采取了创新举措,允许来自印尼和菲律宾的香港员工以经济高效且操作简便的方式汇款回国。此一动作标志着阿里巴巴与腾讯在全球汇款业务领域的首次尝试,年交易额高达6000亿美元。
这一战略不仅旨在推动全球金融普惠的进程,也是两家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将自家的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扩展至海外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其中多数居民未拥有银行账户,这为亚洲科技企业及美国对手提供了激烈的竞争环境。
阿里巴巴的金融部门蚂蚁金服视香港汇款计划为全球金融普及化的关键一步,而腾讯的微信支付业务在本土市场已深入人心,但在境外市场的影响力相对有限。腾讯旗下的香港汇款业务(We Remit)对此持审慎态度,虽对未来发展持开放立场,但实际进展仍需时间验证。
跨境汇款过程复杂且充满挑战,因此阿里巴巴和腾讯选择与总部位于香港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EMQ合作。EMQ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拥有监管机构认证及银行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这两家科技巨头实现海外扩张的重要桥梁。
EMQ首席执行官Max Liu表示,该公司充当了腾讯的渠道和分发平台角色。据内部消息透露,蚂蚁金服正与EMQ探讨合作事宜,以深化其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布局。
尽管“管道”建设至关重要,但跨境汇款的实施仍面临诸多障碍。在香港,菲律宾和印尼的家政人员普遍表示,要使家人信任手机接收汇款需要一定时间。当前,微信的香港汇款服务尚未与手机钱包集成,用户仍需前往银行或典当行领取资金,类似传统的汇款渠道,如Moneygram和Western Union。
对于汇款人而言,新服务带来了便利与成本优势。菲律宾女佣Rochelle Bumanglag分享道,使用微信进行汇款时,能够享受到更为优惠的汇率,且操作流程简单快捷。只需前往7-11便利店,即可在其账户中完成充值。
此外,微信和支付宝均未收取任何费用,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Bumanglag指出,微信提供的汇率为港元兑6.80比索,相比之下,银行汇率为6.79比索,加上额外的电报费用(约3.20美元),两者差异显著。
两家公司期望,通过吸引新用户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未来能够进一步推广其其他服务。微信自去年起,通过与EMQ、Cebuana、Palawan等合作,已在香港市场提供服务。而蚂蚁金服的香港汇款服务于今年6月启动,通过支付宝香港附属公司提供,采用区块链技术,用户能在支付宝香港与菲律宾移动支付平台Gcash之间实现即时转账。
消息来源透露,蚂蚁金服正探索在其他市场复制其与Gcash的合作模式。金融科技咨询公司Kapronasia的负责人Zennon Kapron认为,蚂蚁金服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支付系统,首先服务于中国的消费者,其次扩大商业接受度至非典型旅游目的地,最后拓展至当地货币钱包领域。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和腾讯通过创新的跨境汇款服务,不仅旨在提升全球金融服务的可达性,还寻求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支付平台的影响力。这一战略的推进,无疑将对亚洲乃至全球的金融科技市场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