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环球网报道】2017年6月2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用英语强调了新加坡智慧国建设的核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提及了移动支付的重要性。他以中国作为例证,指出新加坡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进展与中国的差距。
全球视角下,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引领世界潮流。据艾瑞咨询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总额高达5.5万亿美元,相比之下,Forrester研究显示,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仅为区区1.12亿美元,两者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对此,美国的几家知名企业表达了对移动支付发展的渴望。作为跨境支付服务提供商的Computop CEO Andre Malinowski撰文建议,美国零售商应借鉴中国经验,推动本土移动支付的普及。
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用户习惯的形成。大量消费者习惯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而美国虽也有部分用户采用移动支付,但尚未广泛普及。
尽管改变用户支付习惯颇具挑战,但在智能手机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背景下,引入移动支付能为商家带来增长机遇,并有助于降低成本。
那么,美国零售商可以从中国成功的哪些方面汲取经验呢?
首先,重视消费者偏好至关重要。中国消费者倾向于使用习惯的支付方式,其中移动支付最受欢迎。中国商家提供了多元化的支付渠道,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支付方式。美国零售商同样可以考虑接入多种支付方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其次,便捷性是支付的首要考量。在中国,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相较于现金、信用卡、借记卡等传统方式,移动支付更加便捷。为美国零售商提供移动支付功能,可利用手机等设备轻松实现收款。
此外,社交与支付相结合能提升用户体验。支付宝将电商与支付整合,微信支付则结合聊天应用与支付,均有效扩大了市场份额。美国企业如Venmo已意识到社交元素的重要性,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商家与消费者共赢。
总的来说,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领先全球,不仅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便利,还促进了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尽管移动支付并非无懈可击,但相较于传统支付方式,它在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尤其在美国尚未全面普及的情况下。便捷性更是其显著优势,减少了繁琐的找零过程。
综上所述,美国零售商应学习并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通过优化支付流程、融入社交元素等方式,推动本土移动支付市场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