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环球网报道】4月23日,饿了么庆祝其成立十周年,对外发布了2017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份报告聚焦于平台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平等与转型,以及人文关怀与社会公益方面的贡献,回顾了过去十年饿了么在各相关领域所付出的努力。
张旭豪表示,饿了么致力于利用创新科技搭建一个平等共享的平台,无论个人资源、学历或地理位置如何,每个人都有机会借助这个平台获取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拥有自我发展的机会。
2017年的数据显示,即时配送服务的年运单量接近60亿单,占传统物流包裹数量的15%,其增长速度是传统物流的两倍多。外卖配送员这一职业因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丰厚的收入和灵活的工作时间,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甚至成为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扎根的第一份工作。
为了应对由即时配送引发的交通问题,饿了么建立了全面的骑手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规范,力求实现“高效运营,减压出行”。目前,平台正在持续优化配送技术与管理机制,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为骑手提供更高效公平的派单支持和更科学的路线规划,有效降低了超时情况的发生。系统还设有安全化运作模式,在不可抗力导致送餐延迟时,将视为免责情况,减轻骑手在行驶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饿了么积极与监管部门合作,共同推动交通安全。在多个城市,平台与交管部门合作设立专用停车位,规范车辆管理,并邀请交警对骑手进行交通安全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确保安全上岗。
在环保方面,2017年9月,饿了么推出了“蓝色星球”计划,旨在改善外卖行业的环境影响。平台在APP中增设了“无需餐具”备注功能,鼓励用户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据最新数据,该计划已累计节省了1600万份一次性餐具,其中北京市的表现尤为突出,其“无需餐具”订单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全国第一。
为了进一步推广环保理念,饿了么参与了在北京鸟巢举办的WWF主题环保活动,并邀请全平台商户签署“无需餐具承诺书”。签署该承诺书的商户将获得流量支持,但需承诺不对“无需餐具”的用户额外提供餐具。
张旭豪强调,饿了么将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社会的包容与开放,重视每一个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一个长期且值得持续投入的事业。未来十年,饿了么将继续承担起“30分钟送达一切”的使命,不忘初心,不断创新,为社会的美好未来全力以赴。
作为成立于2008年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饿了么主要提供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服务。2016年4月,饿了么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达成了战略投资协议,获得了12.5亿美元的投资。2017年,饿了么与多家便利店品牌达成合作,并成功收购了百度外卖。2018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将以95亿美元的总价完成对饿了么的全资收购。(李文瑶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