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文学培养少不了“科学”的帮忙

图灵汇官网

近期,中华文学基金携手学而思大语文,共同成立茅盾青少年文学院,旨在探索互联网时代下青少年文学教育的新路径。环球网科技记者就此话题,深入访谈了几位知名作家,探讨了科技如何对文学产生正面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作为数字原住民,面对信息爆炸和科技快速发展,如何引导科技与文学的融合,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著名作家张之路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在教育中,科学与文学的结合常常被忽视,导致科学课程在学校中常被边缘化,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张之路强调,科学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重要钥匙。

面对中国学生面临的选书难题,张之路指出,信息量庞大,选择书籍时需谨慎。以中国丰富的绘本市场为例,每年都有数千种新作涌现,使得阅读成为一项挑战。他建议家长,推荐书籍前应先亲自阅读,以确保所选书籍质量。此外,中小学语文教师及课外阅读指导者应承担起责任,避免书籍的商业推广误导学生。他提醒家长,市面上热销的书籍与优质读物之间存在差异,选择书籍时应审慎考虑,确保书籍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益。

青年作家马小淘则倡导,信息时代不应忽视深度阅读的价值。她认为,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接触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他们感知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好。马小淘进一步指出,文学不仅能够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生活,拓宽视野,增强对生活的感受力。她强调,真诚是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的关键,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真实感受,即使未来不从事文学创作,这一过程对个人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与文学的融合,以及引导青少年深度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有效激发其阅读和写作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者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引导他们发现自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来源: 环球网","url":" 文章作者: 科技联播
    下一篇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4月17日下午,有媒体爆料在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NYSE:BABA)、百度(NASDAQ:BIDU)和京东(NASDAQ:JD)三家互联网公司最快将于今年6月份以CDR(中国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