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抢票“神器”暗藏信息泄露、诈骗钱财等风险

图灵汇官网

警惕!抢票“利器”暗藏信息安全隐患

随着春运的到来,网络购票成为主流趋势,超过六成乘客选择在线预订火车票,各类抢票工具随之兴起。然而,这些号称高效精准的抢票工具却隐藏着信息泄露、欺诈等多重风险。

验证码识别只需0.3秒

张女士尝试使用一款在线旅游应用抢购2月10日从北京至安阳的火车票。尽管该应用宣称拥有不同的抢票速度,但用户需支付加速包以提升成功率。张女士选择了通过邀请好友的方式获取加速包,但即便如此,她仍未成功抢到票。

多方抢票策略

众多用户采用各种策略抢票,如左小堂登录某抢票应用时,系统默认勾选了20元的加速包。他发现,应用实际操作了他的12306账号,并在抢到票后提示付款,以避免额外费用,但这降低了他在应用中的信用值。

网络抢票方式

抢票不仅限于在线旅游公司的服务,还包括带有“抢票插件”的浏览器、网站,以及活跃在QQ等社交平台的“抢票团队”。它们均依赖专业的软件技术。

专业抢票手的运作

通过QQ联系的一位自称“专业抢票手”的人声称,他使用个人12306账号及专业软件抢票,若在普通预售期内成功,则收取100元至120元的费用,额外“捡漏”则需另付二三十元。他要求提供乘车人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列车班次等信息。

抢票软件的效能

某网站安全专家罗泰山指出,抢票软件具备自动刷新余票、快速识别验证码的功能,市面上甚至有声称仅需300毫秒即可完成图像识别的软件,普通用户的操作则需5至10秒。此外,利用云服务器、海量账号等手段,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合成神器的威胁

使用抢票软件并非总是如愿以偿,不少用户反馈,不仅未能抢到票,还遭受了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侵扰,个人信息被盗用。网络“黄牛”在抢票过程中同样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可能导致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泄露。

平台与监管的角色

面对抢票乱象,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惠志斌提出,应采取综合措施提升购票过程的公平与效率,包括更透明地提供票源信息、加强12306平台的安全建设、规范抢票软件的使用,并严格监管个人信息的采集与利用。

技术与法律双管齐下

惠志斌分析,抢票软件的风险主要取决于其技术设置,部分信息可能在用户端存储,而其他信息可能在云端操作。后者存在大规模收集个人信息的风险,易遭黑客窃取或被不法利用。加强网络攻防技术和执法监管是应对之策,特别是针对抢票软件的恶意攻击和账户捆绑行为,需要有效监控并遏制。

挑战与未来方向

虽然技术上完全杜绝抢票软件存在难度,但12306网站的技术负责人强调,平台应持续增强网络攻防能力,对恶意行为进行有力监控和有效阻止。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打击涉及抢票软件的不法产业链,确保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

本文来源: 人民日报","url":" 文章作者: 漫谈互联网
    下一篇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在达沃斯即将在瑞士召开之际,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应华尔街日报邀,在该报撰写文章(原文标题为:井贤栋承诺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提供金融服务),畅言普惠金融的机遇和挑战。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