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玻璃技术:东京大学揭示自动修复秘密
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愈玻璃”。这款玻璃不仅颠覆了人们对于玻璃脆弱性的传统认知,而且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自我修复能力。
通常情况下,玻璃在遭受冲击后,其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断裂,导致玻璃裂开。要使其恢复原状,往往需要通过高温熔融的过程。然而,由相田卓三教授带领的博士生团队——柳泽佑及其同事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名为“TUEG3”的有机化合物,它虽然呈现固态,但具备了自我修复的独特性能。
TUEG3,作为有机玻璃的一种,虽然与传统的无机硅酸盐玻璃截然不同,但它符合学术界对于非晶态分子排列物质的定义,从而被归类于有机玻璃类别。利用这种新材料制成的玻璃产品,一旦发生破裂,只需在常温下将两片碎片轻轻接触并施加压力,短短数十秒内,表面即可恢复如初;若延长修复时间至数小时,则能完全恢复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一发明的展示视频中,一块尺寸为2×1公分、厚度2毫米的TUEG3玻璃,在经过切割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自动粘合,甚至能够承受300克的重量,展现出强大的结合力。这一成果不仅证实了TUEG3的修复能力,也让人们对其应用前景充满期待。
柳泽佑博士表示,在确认TUEG3的神奇特性时,他也曾对此抱持怀疑态度。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最终完成了相关研究论文的撰写。能够研发出这样一种环保且具有创新性的材料,他感到非常自豪,并对能够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深感欣慰。
这项创新不仅代表了材料科学领域的一大进步,也为未来的建筑、安全防护以及日常用品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随着进一步的研发和应用探索,自愈玻璃有望在多种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安全和便利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