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阿里巴巴2018财年的第二季度财务报表揭示了天猫在实物商品交易额(GMV)上的显著增长,增幅高达49%。这一成绩在天猫已有的巨大市场规模背景下,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了49%的同比增长速度。
天猫的持续高速成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根据Analysys易观近期发布的《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在2017年7月至9月期间,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的交易总额达到了985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天猫以59.0%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而京东的市场份额则降至26.9%,唯品会、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2%、2.8%和1.3%,分别位于第三至第五位。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将天猫的高增长归因于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强大拉动以及新零售模式下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商业模式。他强调:“我们取得了出色的季度表现,这得益于我们的消费者洞察力和技术创新,以及为阿里巴巴经济体内的客户创造不断增值的价值。我们将持续在该生态系统中进行创新,通过新零售战略对线上和线下价值链进行革命性的升级,旨在提升供应链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并帮助中国82%仍在线下的零售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12个月里,中国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加速增长至4.88亿,环比净增2200万,年度增长率首次突破两位数;9月份,中国零售平台的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了5.49亿,相较于6月份增加了2000万,同比增长22%。这表明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并具有巨大潜力,同时也反映了天猫在吸引新用户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消费电子产品和快速消费品(FMCG)两大关键领域,天猫继续保持加速增长态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显著推动了其在B2C市场的领先地位。中国主要家电品牌纷纷与天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美的在7月成为首个在天猫单一平台上销售额突破100亿的品牌。新品发布已成为众多手机厂商的标配,新款iPhone在天猫旗舰店的首发仅50分钟后,销售额就超过了去年iPhone 7全天的销售额。此外,天猫的大数据资源正在成为家电制造业的新“生产资料”,推动了一系列新产品诞生,促进家电行业的全面升级。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天猫也展现出了持续领先的优势和新零售成果。截至8月,天猫已有近500个快消品牌销售额突破亿元,成为品牌的主要运营阵地。
天猫引领的新零售模式持续融合线上线下,催生了全新的商业形态,释放了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即将到来的天猫双11期间,海内外超过100万商家将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52大核心商圈、近10万智慧门店、超50万家零售小店、5万家金牌小店、4000家天猫小店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新零售体验。盒马鲜生从概念验证到快速扩张至20家门店,并开设授权店;零售通零售采购平台(“LST”)已被中国超过50万家社区小店采用。
上一财季启动的“天猫出海”项目在本季度表现出色,推动国际零售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8.78亿元(约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扩展了在中国以外地区的消费者基础,东南亚平台Lazada以及中国出口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在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Lazada在本季度新开通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三个市场,而与淘宝天猫的合作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市场,为中国与北美的中小企业跨境贸易铺平道路。
在强劲的业绩增长支持下,天猫预计将于全球14万品牌、海内外超过100万商家以及线上线下亿万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第9个双11活动中创造更多价值。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将今年的双11描述为“全球商业元素的社会化大协同”,强调了阿里巴巴经济体中的技术创新和全球规模效应,以及从品牌商到服务者的营销、物流、金融、供应链、数据和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协同合作,形成了全球共振,加速释放中国消费者巨大能量。这将极大地提升天猫在下一季度实现更高增速的可能性,并继续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