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环球网报道】在快递行业,传统派送方式正面临着快递人员短缺及用户体验下滑的双重挑战,而代收服务正逐渐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每日快递量从一亿件跃升至十亿件,“小目标”的实现也使得快递“最后一公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10月12日于北京召开的活动中,尼尔森与阿里研究院携手发布中国首份《快递“最后一公里”服务趋势报告》。该报告揭示了代收服务已成为消费者日常必需,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据数据显示,当前有74%的用户倾向于使用代收服务,这已成为快件签收的主要方式之一。多数用户对此体验感到满意,并表达了强烈的未来使用意向,尤其是都市新生代和小资白领群体,他们之所以青睐代收服务,主要是因为无需在家等待、能更灵活地安排收件时间等优势。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快递量预计将突破十亿大关,再次刷新全球纪录。报告指出,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共享与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正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代收服务成为主流收件方式,都市新世代与小资白领尤为青睐
近年来,快递业务量迅猛增长,从2016年的313亿件增加到预计2020年的700亿件,然而快递员的增长并未同步,导致“最后一公里”配送压力剧增。包裹数量激增的同时,签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家中无人、藏匿安全隐患、不希望透露具体住址、频繁上门打扰等,这些问题促使消费者寻找更为便捷的收件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43%的用户担忧上门签收可能泄露个人隐私,而55%的用户因家中无人或不在家,不便进行上门签收。受访者梁女士表示:“不在家时收件不方便,而选择代收后,可以随时前往领取。”
“鉴于这些变化,代收服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解决方案。”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都市新世代和小资白领作为典型用户群,他们除了工作繁忙、家中常无人外,还注重隐私保护,认为代收服务能提供更安全、更安心的包裹接收体验。
以一线城市女性消费者为主的小资白领,网购频次高、快递量大,对隐私与安全尤为敏感,她们倾向于选择专业代收服务以满足其网购生活方式的需求;而以90后城市新移民为主的都市新世代,则因工作忙碌、与人合租等因素,偏好使用代收服务,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目前,平均每社区可提供约两个代收点选项。报告显示,物业、保安或其他私人代收服务因其安全性较低、管理混乱等原因受到消费者批评,相比之下,专业的店面代收与自提柜成为主流的专业服务模式。以菜鸟驿站为例,其凭借便捷的取件服务、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以及规范的管理,认知度高达64%。
调查还显示,75%的消费者认为加入代收服务后,整体收件体验得到了显著改善。
共享与多元化代收服务成为趋势
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全行业的快递处理总量将迎来新高峰,预计超过十亿件。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仍需大量人力和三轮车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快递员每天平均需配送150至200件包裹,百世快递杭州下沙萧山网点的运营总监李田表示,这种压力主要体现在快递员与消费者的时间不匹配上,频繁的上门派送已成为常态,亟需创新解决方案。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表示,2016年快递服务人次超过600亿,是各种干线交通工具客运服务人次总和的三倍。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500亿,有望超过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人次的总和,成为服务人次最多的实体末端网络。
“当前‘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占据了整个物流链路成本的50%以上,从日均1亿到10亿,物流链路的末端革新势在必行。”杨健强调,到家、代收、预约上门等多元服务模式是提升“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优化消费者体验的关键所在。
尼尔森专家认为,在代收服务的专业化发展上,应着重于服务标准化和运营效率的提升,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代收服务质量,使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便捷、高效、安全的代收服务体验。同时,丰富代收服务的内容,如冷链生鲜、贵重物品代收、定时配送等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利用代收点的便利地理位置,拓展更多与生活相关的增值服务,也将成为潜在的增长点。
多元化的代收服务正在逐步解决上述挑战。报告指出,社区居民普遍认为代收服务的价值在于提高包裹派送效率,安全与资源共享的理念得到了超过一半消费者的认可。
“共享与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是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菜鸟末端总经理梅锋峰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未来的代收服务将更加专业化、服务内容更丰富,旨在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便捷、高品质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