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图灵汇官网

电商精准扶贫报告:2017京东成绩单

概览:2017年,京东电商精准扶贫项目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自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二季度,京东电商平台共计支持来自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6003家商户,累计促成153亿元商品销售,季度复合增长率高达26.5%,个别地区甚至实现了200%的同比增幅。农特产品线上销售覆盖136个三级品类,商品总数达到283万种。

电商扶贫产业链打造:京东携手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利用京东海量消费数据与传媒大学的舆论分析能力,为政策制定、社会热点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此合作推动了电商扶贫的深度发展,形成了从产地到市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农特商品销售激增:2017年,贫困县农特产商品在京东平台的销售额实现爆发式增长,相较于2016年同期,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58%和156%。京东平台现已设立109个贫困地区特产馆,成为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渠道。

销售结构与趋势: - 茗茶、粮油调味、水果位列农特产品销售前三,尤其茗茶因其易于保存、标准化、保质期长的特点,成为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关键领域。 - 果蔬产品销售规模增幅显著,特别是在2017年第二季度,蔬菜订单量与用户数增长均超过300%,水果各项指标增长超过500%,订单量与用户数更是增长了10倍。这表明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新鲜、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

销售地域与市场扩展: - 销售地域集中于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其中北京农特产品品类多样,市场规模领先。农特产品销售半径超过500公里,突破了传统线下零售的200公里限制。 - 北京、重庆、广东、安徽、上海、湖北等省份对消费扶贫贡献最大,这些地区覆盖范围广泛,消费群体庞大。

品牌效应与市场细分:部分贫困县如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通过米面杂粮与水果特产的上行销售,逐步建立了品牌影响力,产品远销至一线城市,如广州、深圳等地。

消费升级与电商助力:2016年,贫困县农特产品用户数增长了6.2倍,尤其是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年龄在26-45岁之间的白领与职员为主要消费群体。电商平台的推广与支持,使得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市场半径显著扩大,同时也丰富了城市消费者的选择。

电商扶贫的新路径: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数字化零售技术,优化了信息流通、商品流转与资金流动效率,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创新与发展。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加速了农村地区与城市市场的融合,为电商扶贫开辟了全新的实践路径。

结论

京东电商平台的电商精准扶贫项目不仅显著提升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市场地位,还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整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精准扶贫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未来,随着电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升级,预计会有更多的贫困地区受益于这一模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 环球网","url":" 文章作者: 科技天龙
    下一篇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25日消息,今天零售行业两大巨头——京东和沃尔玛宣布再度联手,共同启动双方首个线上线下联动的大型促销活动“88购物节”,并推出了“折”里有爱的活动口号,为此次购物节打上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