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媒体关注了安全机构对WannaCry勒索软件背后的操控者身份的深入调查。美国的安全公司Flashpoint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揭示了这一事件的新动态。在报告中,Flashpoint通过语言学分析推断,该病毒的发起者可能为母语为中文的人。
在对病毒留下的用28种语言编写的勒索信进行仔细研究后,Flashpoint发现中文版的勒索信不仅语法严谨、表达精准,而且篇幅较长。这一系列特点让安全专家们对撰写者的语言背景有了较高的确信度,即其很可能具备中文母语者的身份。
与此同时,Flashpoint也指出了英文版勒索信存在的问题。尽管其整体结构比一般的机器翻译更流畅,但仍存在明显的语法瑕疵,如“you have not so enough time”这样的表述,这表明作者虽对英语有一定掌握,但在语言运用上并不地道且可能文化素养有限。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除了主要的英文版本外,其他语言版本的勒索信似乎都是基于英文版经过谷歌翻译工具进行的转译。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发现,谷歌翻译的输出与病毒实际使用的文本之间的匹配度高达96%至100%,这再次印证了上述观点。
在此之前,谷歌安全研究员Neel Mehta提供了关键线索,将WannaCry病毒的起源指向朝鲜。Mehta指出,病毒代码与朝鲜黑客组织“拉撒路组”之前使用的代码存在相似之处。尽管拉撒路组通常被认为是朝鲜政府支持的行动团体,有传闻指出该组织的部分成员实际上居住在中国。
这一连串的调查结果共同指向了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网络犯罪活动背后,可能隐藏着母语为中文的操控者身影。随着更多细节的揭露,全球网络安全界对这一事件的性质和背后的动机展开了持续的追踪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