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时,行业内部的声音并不统一。近日,一位曾在科技领域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一次公开访谈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当前人们所热议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有超过九成会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被市场淘汰。
这一观点并非出于悲观,而是基于对技术演进规律的深刻理解。王坚认为,如今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大多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上,比如聊天机器人、图像生成等,这些看似“高光”的技术背后,其实隐藏着对AI本质的误解。他指出,真正推动技术进步的,是那些能够突破现有框架、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而非单纯追求表面功能的模仿。
谈及OpenAI及其推出的ChatGPT,王坚表示,这款产品确实激发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但同时也让许多人误以为AI的发展方向仅限于对话交互。他强调,AI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它可以在医疗、交通、制造等多个领域发挥深远影响。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开发者需要摆脱对短期热点的依赖,专注于构建真正有价值的技术体系。
王坚的职业生涯本身就印证了这种理念。2009年,他在没有任何商业模型支持的情况下,向马云提出了打造云计算服务的构想。当时,这一想法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但他坚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资源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最终,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阿里巴巴的业务格局,也奠定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基础。
如今,阿里云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企业之一,市值达到160亿美元。它不仅支撑着阿里巴巴庞大的电商生态,还孵化出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如“通义千问”。这些成果的背后,是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和前瞻布局的结果。
对于当下的人工智能热潮,王坚的态度既清醒又务实。他认为,技术的更迭是必然趋势,与其焦虑于哪些技术会被淘汰,不如关注如何创造新的价值。在他看来,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和持续探索的能力。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环境,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技术的生命周期无法预测,但创新的精神永远值得珍惜。正如王坚所说,当某些技术被淘汰时,正是新机遇出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