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谈AI颠覆:不被看好的小团队反而可能突破

图灵汇官网

技术变革是必然趋势,但具体到来的时间很难预测。在最近的BEYOND Expo 2025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多次提到“技术颠覆”,并鼓励大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技术发展。他尤其关注年轻人和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

王坚提到,像Deepseek和宇树科技这样的公司展示了中小企业也能取得显著成果。“以前人们觉得人工智能的进步只能靠大企业推动,但事实显示,那些不起眼的小团队可能更容易带来突破。”他举例说,举办一场科技展会看似困难重重,却正好提供了机遇。

回顾推广云计算的经历时,王坚表示,创新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的工作有价值,并意识到颠覆性技术刚开始时往往不会被广泛接受。比如,当初没人能预见半导体会对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直到几十年后它才成为重要产业。如果一项技术一开始就被普遍认可,那它很可能缺乏颠覆性。

在这次大会上,王坚还谈到了“计算、人工智能、卫星以及太空探索”等相关话题。他认为现在是思考如何把人工智能融入太空研究的好时机。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太空计算设施,可以改善传统卫星数据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推动AI在太空中的应用。

对于国内大型模型向通用人工智能迈进所面临的难题,王坚并不完全认可“AGI”这个说法,觉得“AI”本身就涵盖了很广的内容。如果一定要回答,他相信AI会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发展,在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断进步。现在的大模型表现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比如OpenAI在推出ChatGPT前测试了许多GPT版本,最后发现只有ChatGPT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力。这意味着,应用创新的重点在于探索模型功能,而不必纠结于是否达到AGI标准。

谈到大模型的发展方向,王坚建议多关注实际应用场景,少争论理论概念。当基础模型足够强大时,真正的突破往往出现在意料之外的地方。他注意到,很多人依然用老眼光看待AI,认为它不能完成某些任务,但其实AI能做到的事远超人类的理解范围。

另外,凭借心理学专业背景,王坚分享了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相似之处。在他看来,从心理学转向云计算并非巨大转变,因为两者都在研究同一个核心问题——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杜小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