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通信行业因三大运营商收入增长放缓进入发展瓶颈期。在此期间,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促使通信企业纷纷探索“AI+”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这种趋势在当年的财报季中尤为显著。
近期,国内通信软件行业的龙头企业亚信科技(01675.HK)发布了2024年的财务数据。报告显示,其全年营收为66.46亿元,同比下降15.8%;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增长0.7%。尽管传统业务收入有所下滑,但以AI大模型交付、5G专网服务和数智化运营为主的新兴业务已初步成型,正逐步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一次业绩沟通会上,亚信科技CEO高念书指出,2025年公司将优化传统业务的成本结构,同时加大对AI大模型应用、5G专网建设及数智化运营的投入。他介绍了公司在新技术方面的布局。
亚信科技的传统业务板块,特别是业务支撑系统(BSS),在2024年受到较大影响,收入同比下降18.9%。高念书表示,这主要源于运营商削减对传统IT的投资,以及部分大型项目的周期性波动。他提到,一些重要基建项目未延续,公司还主动放弃了一些风险较高的订单,这些因素都对收入造成了一定压力。
不过,亚信科技在新兴业务上的进展令人满意。数智化运营业务收入达11.06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基于结果付费的模式占比提升至25.4%。在汽车、消费品和金融等行业,订单量分别增长了35%、90%和300%。高念书提到,公司正与多家头部科技企业合作,挖掘新商机。
5G专网和大模型交付业务被视为解决行业难题的重要途径。截至2024年底,亚信科技已提供超过50套核心网络设备和超2.1万台基站,覆盖200多个能源站点,包括核电站、风电场等,并在煤炭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能源事业部门负责人陈海霞透露,公司计划推出名为“智能体原生体5G-A”的新品,目标是在下一代通信与AI融合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在非运营商市场,亚信科技的大模型交付方案已在30多个项目中落地,涉及能源、航空、政府等领域。云事业部门总经理傅葳表示,公司与阿里云共建创新中心,推动政企级大模型应用。她指出,开源模型的普及降低了企业部署AI的成本,使小型团队也能高效运行复杂系统。
面对行业挑战,亚信科技借助AI重塑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9.05亿元,占总收入的13.6%,重点集中在通信AI、5G专网和大模型开发。Gartner将亚信科技评为通信AI领域的领导者之一,“渊思”工具链平台能无缝对接多种主流基础模型,帮助企业快速适应不同场景。
此外,亚信科技通过调整组织架构,从传统的“橄榄型”转为更具弹性的“金字塔型”,吸纳更多年轻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利用AI工具降低传统业务执行成本约15%。每位员工需参加AI培训并通过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
目前,AI已在亚信科技内部广泛应用。例如,公司AI调研平台整合了超50万用户反馈至云端,大幅减少内部调查成本。在外部市场,AI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公司开拓新渠道。傅葳提到,大模型已应用于国家电网、国企和政府项目,如电网调度、知识管理、航空维修支持和电子政务一体化平台。
尽管收入下降且现金流承压,亚信科技对未来充满信心。高念书预计,2025年业绩将优于2024年。为此,公司一方面将继续压缩传统业务开支,另一方面聚焦成为AI大模型交付、5G专网服务和基于成果付费的数智化运营领域的佼佼者,以推动长期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