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再发声,不提人形机器人,只对AI应用兴奋

图灵汇官网

最近,金沙江创投的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己正逐渐减少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这番言论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3月底的一次中关村论坛活动中,他在一场探讨人工智能未来的讨论中发言。主持人曾试图让他谈谈人形机器人是否过热的问题,但他全程未涉及这一话题。

尽管演讲时长不到20分钟,朱啸虎依旧保持一贯的快节奏,分享了许多见解。他特别提到,当下他最感兴趣的是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他指出,近半年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涌现出许多专注AI应用的初创企业,发展速度很快。这些企业的周收入增长超过10%,月收入增长更是达到20%以上。通常,这些团队规模不大,只有十几人,但一年内就能实现千万美元级别的收入。在他看来,这样的增长速度堪比早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高峰。

朱啸虎将此比喻为AI应用进入了类似iPhone3的重要阶段。这些企业大多致力于解决特定场景中的AI问题,比如客服服务、销售辅助、会议纪要生成、营销文案编写以及语言教学等。

一些投资人认为,这种面向细分市场的AI应用缺乏足够竞争力,因而不太愿意投资。对此,朱啸虎持反对态度,他认为这与早期移动互联网时期的情况相似,当时许多人低估了像滴滴、饿了么这样的平台价值。他强调,真正优秀的AI应用公司不需要依赖技术壁垒,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否承担繁重工作,并完成大公司不愿尝试的任务。

例如,有一家专注于文字转图片的企业,虽然其AI技术来自开源模型,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强大的图片编辑功能,主要服务于专业设计人员,月活跃用户已超500万,而中国设计师总数约为2000万。即便采取相对保守的价格策略,这家公司依然实现了快速增长。

还有一个例子是一家由中国团队在美国创立的AI硬件企业。他们的产品小巧轻便,像一张电子名片一样可以贴在手机背面,能自动记录电话会议内容并生成摘要。去年,这家公司的年收入超过7000万美元,现在每月收入已突破1000万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目前,他们计划在美国上市。

朱啸虎认为,AI应用领域蕴藏着巨大机会。他鼓励创业者既要重视技术创新,也要深刻理解市场需求,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他建议中国的AI创业团队首先在国内打磨技术和团队,然后尽快走向国际。他发现,像日本、东南亚和中东这样的市场,中国团队涉足较少,但仍存在很大潜力。放眼全球,只有中美两国的团队在AI落地方面表现突出,其中不少成功的美国AI项目背后都有中国技术人员的支持。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田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