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给出AI行业最新研判

图灵汇官网

2025年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重要转折点。回顾2024年,这一年对于AI发展来说意义非凡,许多重要的变化由此展开。随着“缩放定律”争议的升温,基础大模型的成本逐渐降低,行业竞争的核心从成本转向了技术实力的比拼。同时,业界的关注点也发生了转变,不再仅仅追求效率,而是更加注重如何更好地利用AI智能体。

AI的实际应用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比如,OpenAI在过去的一年里从以能力为导向转向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提到,他们希望让AI像移动支付那样方便易用。此外,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2025年初的内部信中再次强调了技术创新和AI应用的重要性,并预测2025年将出现AI应用的大幅增长。

毫无疑问,AI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构建能力到探索需求的新阶段。只有当AI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它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技术的价值只有在规模化应用中才能充分体现。几年前,人们可能难以想象AI能达到现在的高度。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AI领域的科学家,这不仅展示了AI在科研领域的价值,也说明了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首先通过工程技术得以实现。

在大模型时代,只有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应用,并在真实环境中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李彦宏曾提到,重大技术突破通常源于规模化应用,而不是最初的创新。

尽管2024年国内AI应用的月活跃用户有所增加,但仍未出现所谓的“超级应用”。例如,虽然豆包、文小言、Kimi等应用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用户活跃度和使用时长等方面仍有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广告推广效果有限,反而可能引发用户的质疑。

然而,面向企业端(B端)的应用场景已经开始通过大模型取得更好的成果。AI只有与具体的业务场景相结合,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布鲁金斯学会指出,技术的进步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在于降低成本、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并设计出吸引人的应用场景。

以文心大模型为例,截至2024年11月初,其日均调用量已超过15亿次,相比去年首次公布时的5000万次增长了30倍。百度智能云在中国大模型产业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超过六成的央企和许多民营企业正在与百度智能云合作开展AI创新。这表明,AI的规模化应用很可能首先在企业端爆发。

到2025年,AI已经完成了技术研发能力的构建,进入了寻找需求的关键阶段。这意味着企业端应用需要更深入地融入业务流程,而消费者端(C端)应用则需要打造真正能够提升效率的智能工具。李彦宏在内部信中提到,由大模型赋能的AI原生应用正在各个行业中迅速普及。尽管超级应用还未出现,但AI的实际渗透率已经较高,并将在2025年继续快速增长。

根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目前在企业端用户中,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已从2023年的33%上升到65%。然而,这些应用的使用场景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内容支持上的比例仅为16%。因此,未来AI的渗透率还需要通过深入业务场景来进一步提升。

在消费者端,也有一些实用的产品脱颖而出。例如,李彦宏首次披露百度文库的付费用户数已超过4000万,这些用户愿意为文库的AI功能买单。在文心大模型的支持下,百度文库从一个简单的资料查询工具转变为一个内容创作平台,拥有了众多付费用户。这表明,未来AI应用在消费者端的增长,主要看点在于工具类产品的应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改变用户习惯的产品。

随着企业和消费者端AI应用商业模式的推进,AI落地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规模化应用的竞争在2025年将更加凸显。有了更多的用户基础,应用可以更好地扩展,技术也能获得更好的反馈,从而降低成本。这一过程在过去的一些领域,如光伏和新能源产业,已经得到了验证。早期技术成本高,难以推广,但随着规模扩大,成本显著下降,技术也能在持续应用中不断优化。

探索未知领域需要勇气。李彦宏或许经常回想起25年前那段充满激情的创业时光。25年前,七个年轻人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在中关村北大资源宾馆开启了创业之路。李彦宏回忆说:“当时一些海归因为失去信心而选择回国,但百度最终克服了困难,度过了难关。”

当下这个时代的特征与25年前有许多相似之处。AI技术快速迭代,颠覆性的技术既带来了机遇,也引发了行业的迷茫甚至悲观情绪。正如25年前互联网技术刚刚兴起时,一些公司消失了,一些人离开了这个行业。

只有像百度这样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企业,才能从25年前的变革中坚持到最后。如今,AI大模型带来的变革也是如此。过去十年,李彦宏和百度一直在耐心布局人工智能。但投资前沿技术必然伴随着更大的风险。在这段不确定的时期,领跑者必须保持灵活性,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并在遇到困难时迅速调整方向。

缺乏技术信仰的人很难在这条道路上走得长远。就像当年对互联网的信仰一样,李彦宏对AI的信仰从未动摇,他认为AI将像工业革命一样深刻地改变每一个行业。

百度多年来始终将超过收入20%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并坚持不懈地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唯有持续保持耐心,坚定投入,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脱颖而出。

未来,百度将继续对产品进行重构和创新。面对即将到来的“AI应用爆发之年”,李彦宏和百度多年来的努力将迎来收获期。但正如过去的每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会在一两年内出现“超级应用”,也不会在三五年内草草结束,而是在三五十年的长周期里,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重构。

在这条漫长的技术变革之路上,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小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