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腾讯对搜狗的投资一事,市场及行业内并未披露明确的估值构成比例,特别是针对“对抗360”的因素。然而,搜狗CEO王小川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与重视。在其向员工发送的内部邮件中(邮件内容很快便被媒体获取),王小川强调了“正直和坚韧”对行业的认可,暗示了对360的正面评价。
王小川的坚定态度在业界有口皆碑。以张朝阳为例,他的好人缘体现在能与其他大佬和谐共处,同时也与周鸿祎保持良好关系。在“3Q大战”期间,搜狗曾试图加入反360联盟,但张朝阳通过社交媒体阻止了这一行动。而当搜狗寻求战略投资时,尽管与周鸿祎的团队沟通进展顺利,王小川最终选择了前往杭州,力邀马云成为“白衣骑士”。
这次交易的曲折过程颇具看点。在360与搜狐签订意向书后,周鸿祎似乎总在某种意义上欠着对方。但王小川坚持己见,成功推动了与腾讯的合作。
搜狗的同学分析指出,各大巨头对搜狗的兴趣浓厚,但考虑到创始人王小川的个人选择,腾讯成为了最佳选择。去百度,搜狗搜索可能会被淹没,王小川可能沦为高级产品经理的角色;去360,周鸿祎自身就精通搜索技术,无需搜狗提供服务;去阿里巴巴,业务虽有互补,但近期的事件可能影响了双方关系。相比之下,腾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不仅在搜索和浏览器领域与搜狗互补,还保持了腾讯总部与搜狗在北京的布局,使王小川能够继续担任主导角色。
这场交易展现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在2010年前,搜狗向腾讯出售的可能性较低,当时多数互联网巨头倾向于自我发展,而非收购其他公司。腾讯的转变,从封闭转向开放,包括分享流量和推行注资模式,为王小川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此外,搜狗与腾讯的合作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确保了四亿多美元现金完全留在搜狗,避免了之前“搜狐出售搜狗以支持视频”说法的实现。这类似于百度投资糯米网的策略,即直接将资金注入投资对象,既保留了原有大股东的支持,又允许新资金直接服务于被投资公司。
从整体来看,这场交易不仅体现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进步,还反映了王小川在复杂形势下的智慧决策。虽然91助手和搜狗接连被竞争对手抢夺,周鸿祎虽能自豪于自己的抬价行为,但战略目标未能实现。百度和腾讯分别获得了手机端第二大的渠道和PC端第三大的搜索、第四大的客户端,进一步巩固了反360联盟的实力。因此,王小川不仅达成了个人心愿,还无意间扮演了合纵诸侯的角色,对抗360,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增添了更多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