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照亮平凡人的世界 农民也能用AI创业

图灵汇官网

南宁,3月30日——12岁时的一次意外让周键失去了右手,但3月29日晚上,他却用一只仿生手弹奏了钢琴曲《大鱼》。这一切得益于强脑科技工程师为他配备的仿生设备,使他能通过意识控制这只仿生手完成各种动作。

当晚,“人机共创2025 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此次大会关注如何用人工智能推动正能量传播,汇聚了网络媒体、互联网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讨论。通过沉浸式展示和互动展览,大会搭建起一个集成果展示、产品发布、模式推广和供需对接的综合平台,既展示了行业积极趋势,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引。

会上,作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仿生手体验官的周键,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说明科技如何改变人生。他是25岁的大男孩,大学毕业后听说有个基金会提供免费智能仿生手。起初他半信半疑,深入了解后决定试试。事实证明,这款仿生手确实改变了他的人生。

周键说,戴上仿生手后,他不仅能轻松应对日常琐事,还产生了学习乐器的兴趣。尽管一开始不懂五线谱,但他坚持下来了。如今,他已经可以用仿生手弹奏动听的音乐,并重新找到生活的掌控感。虽然这并未赋予他特别的能力,却增强了他的自信,让他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周键还具体介绍了自己使用的智能仿生手工作原理。这款仿生手内置8个电极,安装在接收腔内,佩戴时紧贴残肢末端。为了精准控制,仿生手需要针对每位用户进行个性化设置。通过记录用户操控仿生手完成不同任务时的神经电信号,机器学习算法能识别特定动作的信号模式,进而建立专属识别模型。相比传统机械假肢,这种智能仿生手最大的特点是能将运动意图直接转化为实际动作,真正实现“心想事成”。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逐渐走进农村地区。广西梧州岑溪市归义镇勒水村党支部书记黄金庆就是个例子。他曾长期在外打工,后来回乡当村支书。2022年,看到自媒体兴起,他也想加入。但由于缺乏技能,他的账号迟迟没有粉丝。一次偶然机会,堂弟推荐他试试“开拍”软件。经过几天学习,他掌握了撰写剧本、拍摄视频和后期剪辑等技巧。借助“开拍”,他在三个月内全平台粉丝突破一万,成为直播带货达人。他还带动村里其他人一起尝试短视频带货新模式。

当天活动上,“人机共创2025 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备受瞩目。中央音乐学院研发的指挥机器人“智音”与广西交响乐团的合作演出,展示了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的魅力;商汤科技推出的“钱学森的AI课”,通过虚拟人物重现科学家风采,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此外,大会围绕“发展”、“创新”、“安全”三大主题,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备案情况,并展示了多项前沿成果,比如“2025中国AI盛典”、“红色云展厅”、“一键换装”、“即刻造梦”等项目。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李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