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匆匆结束,仿佛眨眼间就到了初七,很多人不得不回归日常工作。2月5日是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不少人内心还在抗拒上班。有人开玩笑说,他们被节后的工作日连续“打击”了三次:忘了电脑密码、发现文件过期,甚至一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们忍不住幻想,要是能像退换商品那样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就好了,可惜现在已经第八天了。
节后开工第一天,“当我问DeepSeek不想上班怎么办”的话题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有意思的是,有用户分享了DeepSeek暖心的回答:“那你就辞职,我养你。”
为了解决“节后不想上班”的问题,极速财讯向多个AI大模型提出了同样的疑问,包括DeepSeek、kimi智能助手、豆包、讯飞星火、通义千问、文小言、智谱清言以及腾讯元宝。其中,文小言的回答较简洁,约150字;智谱清言、kimi智能助手、豆包和通义千问的回答则在300到600字之间,明确指出这是常见情绪,并给出多项建议。相比之下,腾讯元宝和讯飞星火的回答更详细,字数更多,语气也更亲切,达到800到1000字。
与其他大模型不同,DeepSeek在深度思考模式下的回答显得特别细腻且富有温度。它不仅提供了情感上的安慰,还提出了实用的方法。DeepSeek认为,春节长假后感到失落和抗拒上班是正常现象,这种状态被称为“节后综合征”。它建议从小任务入手,逐步找回工作状态,同时给自己一些适应的时间,别对自己要求过高。
DeepSeek还提醒人们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如果长期对工作感到抵触,可能需要更深入地探索原因。比如,这是一时的不适,还是对工作本身或环境的不满?是否存在职业倦怠?是否需要学习新技能或调整职业方向?是否可以通过沟通解决问题,例如调整工作安排或尝试弹性工作制?
DeepSeek鼓励大家给自己3到5天的过渡期,逐渐恢复正常节奏,不用逼迫自己立刻完全恢复。如果情绪持续低迷超过两周,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它表示:“情绪会慢慢好转,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以下是各大AI模型的回答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