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受到中国创投行业的广泛关注,改变了过去三年行业整体下行的局面。
据Insilico Medicine创始人兼CEO亚历克斯·扎沃龙科夫介绍,DeepSeek在1月底推出与OpenAI竞争的产品时,他们的公司正推进一笔由香港惠理集团主导的1.1亿美元E轮融资。该交易已在上个月完成。但由于多家中国基金在最后一刻加入,Insilico决定启动新一轮E2融资。扎沃龙科夫称,这种现象史无前例。
Insilico获得了启明创投的支持,利用DeepSeek等公司的技术开发药物研发模型。目前,该公司已有十款药物获准进入临床试验,并在全球多个地方建立了实验室。
扎沃龙科夫表示,他在最近访问美国时发现,不少美国和全球投资者都在询问如何投资中国的AI企业。他认为,DeepSeek的出现点燃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AI公司的兴趣,资金正逐步回归。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监管上的不确定性,尤其是IPO规则的变化,加上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中国风投活动大幅减少。根据PitchBook的数据,2024年中国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额降至488.6亿美元,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现在,随着政策环境更加清晰,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投资者开始调整策略。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 Capital)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龙宇指出:“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DeepSeek。”她强调,尽管团队对新项目保持谨慎态度,但BAI Capital仍计划加大对现有投资组合公司的支持。
龙宇认为,中国在AI领域的投入远不及美国,因此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她相信,那些在AI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未来将更具竞争力。
例如,BAI Capital投资的黑湖科技通过AI技术降低了运营成本,本季度实现了盈利。另一家医疗健康公司乐健科技也得益于AI技术,盈利能力增强,并计划上市。此外,龙宇表示,她计划今年推动九家投资组合公司在香港等地上市,并收到不少国际投资者关于中国其他创业领域的咨询。
近期的多起投资案例显示,资本正向成熟企业集中。扎沃龙科夫提到,一些之前在AI药物初创公司上蒙受损失的投资者意识到,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尤其是大型企业,才能真正成功。
春节期间,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了重要进展。DeepSeek的R1模型在节前发布,而央视春晚则展示了宇树科技的跳舞机器人。深圳Forebright Capital执行董事王宏业认为,这些事件吸引了许多国外投资者的关注。他还提到,部分中东基金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AI公司合作的机会。
Forebright Capital已经投资了一家生产销售手机充电器和AI眼镜的企业,并计划扩展到人形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领域。王宏业表示,公司管理着数十亿美元资产,今年至少会完成五到六项投资。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释放出明确的支持信号。扎沃龙科夫提到,在上月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DeepSeek创始人参与其中,这为生成式AI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条件。未来,将有更多类似DeepSeek的公司将公布过去三年的成绩。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评价称,那次座谈会的意义被低估了,它增强了私营企业的投资信心。
上周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中国将加速发展创业投资,培育长期资本。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中央政府正筹备设立一只规模达1万亿元的基金,专门用于科技投资。此外,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科技创新贷款项目的规模也将扩大至1万亿元。
中国复兴资本副总裁刘锐指出,从早期投资到退出机制,相关政策正在不断完善。考虑到运营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庞大的消费者基础,他预计今年将有更多资源投入到AI应用中。
然而,中美之间的摩擦仍是国际投资者关注中国AI领域时的一大顾虑。Foothill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邵旭辉提到,与能够进入全球市场的美国公司不同,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时可能面临挑战,特别是在AI和数据敏感性方面。
邵旭辉补充说,尽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外国投资者需了解相关风险,如资本流动限制等。但他也承认,凭借大量高素质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像DeepSeek这样的创新成果并不令人意外。
邵旭辉总结道:“竞争推动行业发展,而技术本身是无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