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硬件”爆发!迎接AI泼天富贵,都谁赢麻了?

图灵汇官网

DeepSeek成为硬件行业的“财富密码”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周,联想宣布接入DeepSeek,并透露了与DeepSeek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这一消息发布后,联想股价迅速上涨了31.53%。截至2025年2月7日收盘,联想的总市值达到了1515.85亿港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这种“DeepSeek效应”不仅体现在股票市场上,也在硬件销售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例如,某品牌的“DeepSeek AI鼠标”在抖音平台上取得了百万销售额的成绩。

DeepSeek的魔力

那么,DeepSeek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让众多硬件公司纷纷趋之若鹜呢?

外设配件的首选

在各类硬件中,与DeepSeek结合最快的当属个人电脑外设。在电商平台搜索“DeepSeek+鼠标/键盘”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咪鼠”品牌的产品。“咪鼠M5AI”鼠标是该品牌的主打产品,也是目前市场上AI鼠标的主要代表之一。

虽然外观普通,但鼠标上的AI键突显了其作为AI鼠标的定位。在商品描述中,咪鼠强调了这款鼠标支持国产操作系统,并且能够兼容“DeepSeek-R1”。

在宣传材料中,咪鼠为M5 AI鼠标配备了六大通用模型和三大专业模型。经过研究发现,这款鼠标的AI键可以一键启动咪鼠AI 3.0软件。不同于其他设备管理软件,咪鼠AI 3.0更像是一款集成了多种功能的工具,如写作、PPT制作、表格处理、绘图和智能助手等。此外,它还支持语音控制。

在咪鼠的主页上,用户可以通过M-AI问答页面体验基于DeepSeek-R1的深度思考功能。简单来说,咪鼠AI 3.0就像是一个聚合了多种AI服务的入口,用户在应用程序中的AI请求会先通过本地轻量化引擎预处理,然后再由远程AI服务器处理,最后输出到用户的电脑上。

AI键盘的实现方式

科大讯飞的AI键盘同样采用了本地硬件拉起电脑App调用远端资源的模式。这种方式更适合外设设备,因为它们通常无法独立运行,必须依赖于PC。此外,PC AI的快速迭代使得外设能够迅速跟进最新的AI模型,如DeepSeek。

AI PC的受益者

AI软件的实际载体——AI PC同样受益于DeepSeek的发展。例如,联想在其AI智能体联想小天(涵盖AI PC和手机全平台)中接入了DeepSeek,为用户带来了开箱即用的AI功能。

然而,DeepSeek对AI PC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过去,AI PC高昂的硬件算力要求使其难以普及。按照微软的定义,AI PC必须具备本地运行AI Copilot的能力,需要搭载至少40 TOPS性能的NPU,这使得许多PC在硬件配置上显得不足。即使一些品牌采用了混合模型结构,或直接采用本地界面加云端算力的模式,高昂的AI运算成本仍然是推广的障碍。

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AI PC对硬件算力的高度依赖。以本地部署为例,DeepSeek不仅将模型开源,还发布了完整671B模型以及多个不同规模的蒸馏版(1.5B-70B),让用户可以在家中部署DeepSeek-R1,大幅降低了AI PC的门槛。

手机领域的变革

在手机领域,除了苹果和小米尚未表态外,联想、OPPO、vivo、华为、荣耀、努比亚和魅族等品牌均已宣布正在或已经接入DeepSeek-R1。第一步,他们大多选择在手机原有的AI智能体中接入DeepSeek端口,而魅族则表示将全线接入DeepSeek,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眼镜和车机系统Flyme Auto。

在中国市场一直未能落地AI的苹果,也被传正在与DeepSeek团队接洽,实现中文版苹果智能的落地。

DeepSeek对AI手机的影响可以从本地和云端两个角度来理解:

  • 端侧:当前手机硬件算力很难在本地运行DeepSeek-R1的高规模参数版本,但部分手机芯片理论上可以支持3B-7B规模的模型。随着手机AI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DeepSeek不断降低算力要求,未来在手机端侧部署DeepSeek将成为可能。

  • 云端:由于云端算力的紧缺与昂贵,市面上仍有部分品牌的AI手机仅向旗舰型号开放云算力。然而,DeepSeek-R1较低的硬件需求打破了AI的资源限制,每单位算力的成本大幅下降,使得手机厂商能够以更低的硬件成本服务更多的AI请求,最终实现AI功能在所有智能手机上的标配。

可穿戴设备的机遇

受限于体积、续航和发热等设计要求,可穿戴设备的算力普遍较弱。在过去的可穿戴设备中,进行AI计算往往需要依赖手机这样的辅助设备。DeepSeek则使可穿戴设备也能真正实现AI功能。

以音频产品为例,赛那AI耳机已开启DeepSeek-R1的内测。年初时,小雷曾评测过赛那的AI耳机,它采用硬件+手机App+云端算力的模式。但由于背后算力昂贵,赛那用户能“无限量”使用的AI功能有限;使用基于云端AI算力的功能,如文生图,则需要按次收费。

接入DeepSeek-R1后,赛那处理AI请求的综合成本大幅降低。据咪鼠的说法,DeepSeek短文本生成的单次请求成本优化后可低至0.0021元,远低于ChatGPT及其他传统AI大模型的经济成本。

在CES 2025上大放异彩的智能眼镜也是DeepSeek-R1的受益者。以界环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表示未来将对眼镜的AI功能收费。

智能座舱的升级

智能座舱是AI汽车的关键基础设施。DeepSeek对AI汽车的最大价值在于其适合本地部署。目前,多家车企都在积极验证DeepSeek的“上车”应用。例如,长城CTO吴会肖表示“Coffee Agent已和DeepSeek完成融合适配”;小鹏CEO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强调“DeepSeek不仅实现了媲美OpenAI大模型的产品体验,还将成本压缩到极低”。

得益于DeepSeek-R1在终端侧的轻量化和可伸缩性,各大车企无需搭载昂贵的车载芯片,即可为消费者提供毫秒级的智能语音交互和更丰富的车载娱乐内容,如基于AI的车内对话问答。这将使中端车甚至入门车拥有更高级的AI交互体验。

除了本地部署外,DeepSeek提供的多层次模型还允许用户既能享受本地部署带来的低延时优势,又能利用云端的强大算力支持。未来,基于DeepSeek的车载AI将不再局限于语音识别,而是能够实现多模态理解,让车辆真正具备“思考”能力,开启更智慧、更人性化的驾驶体验。

教育硬件的AI化

受成本限制,教育硬件的本地算力一直是其AI化的最大障碍。此次DeepSeek浪潮不仅将更好用的AI带到了教育平板等设备上,还将其扩展到一些全新品类,如词典笔、故事机等,让更多教育硬件有机会实现AI化。

对教育硬件而言,DeepSeek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降低硬件端算力门槛,还能为教学场景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例如,以往智能硬件大多只停留在“答题批改”的单向模式,而接入DeepSeek后,教育平板或词典笔等产品可以实现双向甚至多向互动。

目前,DeepSeek只是初期版本。在取得成功后,DeepSeek必将吸引更多资金、资源和人才,向着“中国的OpenAI”进发。未来,DeepSeek可能会推出更多多模态大模型版本,推动教育硬件行业的电子白板、VR/AR头显、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全面AI化,实现从在线教育到AI教育的跃迁。

DeepSeek带来的普惠价值

总的来说,DeepSeek正在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开放的生态系统重塑整个硬件行业的竞争格局。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AI硬件的概念将不再突出,因为所有硬件都将被AI重新定义。

硬件只是DeepSeek重塑的一个小小切面。在雷科技看来,现在讨论DeepSeek与GPT或其他AI系统的比较已没有太多意义。DeepSeek最大的价值在于其“降本、增效、扩容”的综合能力,即通过“更低成本的AI”形成普惠价值。

以往,只有大型企业才能负担得起AI研发所需的算力建设,小型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必须通过外部采购接触AI。DeepSeek一方面在模型实现上找到了更经济的解法,另一方面采取开源模式,大幅降低了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拥抱AI的成本和技术门槛。过去一个月涌现的DeepSeek硬件就是“DeepSeek效应”的最好例证。

对于各行各业而言,DeepSeek的多层次模型架构和开放式接入不仅降低了AI使用门槛,还在架构上允许企业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度云端与本地算力,从而打造更适合自身业务的AI产品和服务。可以说,DeepSeek为AI工业化的推进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对消费者而言,DeepSeek带来的算力平权意味着AI能够从高端、专业设备下放到所有设备,人们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AI设备,并免费使用更丰富、更好用、更专业的AI功能。

DeepSeek对硬件产业、科技产业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王慕昂
    下一篇

导读:新智元报道编辑:编辑部 YJN【新智元导读】DeepSeek火的一塌糊涂,其访问量暴涨614%,已成全球第二大爆火应用。马斯克剧透,xAI将发布比R1更好的模型。火了!DeepSeek真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