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卧龙电驱去港股IPO了

图灵汇官网

近期多家企业选择赴港上市,卧龙电驱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家来自浙江绍兴的企业最近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上市,实现“A+H”双重上市。今年以来,其A股股价已经翻倍,最新市值接近500亿元。

卧龙电驱的背后,是陈建成和陈嫣妮父女的创业故事。1984年,陈建成在上虞县蒿坝村承包了一间旧厂房,和五位工友凑了十几万元创办了上虞县多速微型电机厂,这就是卧龙集团的前身。1985年,他们生产出第一款“JW系列电机”,第二年销售额就达到100多万元,利润超过20万元,还注册了“卧龙”商标。后来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从乡镇集体企业变成民营企业,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陈建成迎来了第一次IPO。

陈嫣妮的成长路径和很多企业二代相似。她2006年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毕业,先在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2007年加入卧龙集团,从子公司的进出口贸易业务做起。2009年,卧龙电驱启动对奥地利ATB集团的并购,她回到集团总部当父亲的翻译和助理,全程参与了十多轮谈判,直到2011年并购完成。

之后,父女俩一起推动卧龙电驱继续扩张,又收购了意大利SIR、美国通用电气中低压电机业务,还把Brook Crompton、Schorch等多个欧洲工业品牌纳入旗下。现在的卧龙集团已经是一家跨国企业,以电机及驱控为主业,还涉及风光储氢新能源、矿产资源等业务,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在全球有40多家工厂。陈嫣妮现在担任卧龙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卧龙控股集团董事长,父女俩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持有卧龙电驱约38.84%的股份,是控股股东。卧龙电驱现任董事长庞欣元,也是陈嫣妮的丈夫。

卧龙电驱的主要业务是电驱动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有防爆、工业、暖通电驱动系统,还有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和机器人组件五大板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4年收入算,它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市场排第一,份额约4.5%;工业领域排第四,份额2.8%;暖通领域排第五,份额2%。

从财务数据看,2022到2024年,卧龙电驱营收分别为142.66亿、155.66亿、162.47亿元,利润分别为8.39亿、5.53亿、8.32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80.31亿元,同比增长0.66%;利润5479.69万元,同比增长33.96%。不过,防爆、工业、暖通这三大核心业务近年增长变慢,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机器人业务。

招股书显示,2022到2024年,机器人组件业务收入分别为3.55亿、4.06亿、4.51亿元,占营收比例2.5%、2.6%、2.8%,今年上半年也只占2.7%,还没形成规模。但公司在这一领域动作不少:今年3月,旗下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希尔机器人获得智元机器人战略注资,卧龙电驱也成为智元机器人的战略股东;通过持股金石成长,间接投资了宇树科技,还是宇树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高爆发关节模组、伺服驱动器等部件。这次赴港上市的募资,部分将用于电动航空和机器人组件等新兴领域,机器人业务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现在,越来越多家族企业的“女二代”开始走到台前。联合动力最近通过了证监会注册,计划募资48.57亿元,这家公司由汇川技术分拆而来,背后是朱兴明和女儿朱瀚玥;中策橡胶今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实控人是仇建平、仇菲父女;星邦互娱2014年由郭中健创立,女儿郭小兰2017年担任CEO,今年3月递交了港股招股书;乐欣户外的港股IPO申请也被证监会接收,创始人杨宝庆的女儿LEI YANG是公司总经理。

还有通威股份的刘舒琪、新希望的刘畅、桐昆集团的陈蕾、天齐锂业的蒋安琪,她们都从父辈手中接过了企业。最受关注的是娃哈哈的宗馥莉,去年父亲宗庆后去世后,她带领企业营收重回700亿区间,但最近陷入遗产风波。

数据显示,2010到2023年,中国家族企业选女性当继承人的比例明显上升。陈建成曾说:“现在年轻人学历高、英文好,但光靠这些不够,企业家都是从‘实战’里拼出来的。”创业不易,守业更难,这些“女二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金志伟
    下一篇

名创优品集团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财务报告,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也收获来自全球投资机构淡马锡领投的最新融资,投后估值达到约10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