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出资一家清华系VC

图灵汇官网

在近期的创投圈中,一场低调却意义深远的动作悄然展开。一家名为“无限启航海河(天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新基金正式成立,其背后不仅有知名高校资源支撑,还首次出现了阿里巴巴的身影。

这家新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是“无限探索(北京)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其背后关联着天津华控电科,后者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有着密切合作。这表明,该基金的设立并非偶然,而是依托高校科研力量,瞄准早期科技项目。

从出资结构来看,这支基金的LP阵容颇具实力。除了天津天开九安海河海棠股权投资基金等本地国资背景基金外,还有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红杉煜慧(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多家知名机构参与。其中,天津天开九安海河海棠基金作为最大出资方,其背后的北洋海棠基金由天津大学校友企业家发起,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早期项目孵化。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此次并未以GP身份介入,而是以LP角色加入,显示出其对高校早期科创项目的重视。这种布局可能意味着,阿里正在尝试通过更灵活的方式,参与到前沿技术的培育过程中。

基金的总规模为1.4亿元,业务范围涵盖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等。其目标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希望通过资源整合,推动更多高校研究成果走向市场。近年来,随着一级市场环境变化,越来越多的市场化资本开始关注高校系基金,试图从中捕捉早期增长机会。

例如,此前就有上市公司如国邦医药、海联金汇等,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同设立产业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合作模式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高校与企业的结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高校本身也正在成为创投圈的重要参与者。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而一些高校背景的投资机构也在积极布局,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生态体系。

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高校资源的引入不仅意味着更多优质项目来源,也带来了更强的技术支撑和长期发展潜力。而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投资高校项目,不仅能获得潜在的商业回报,还能提前锁定未来的技术趋势。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高校正是孕育创新的摇篮。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高校资源,这意味着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创投生态正在形成。未来,随着高校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类似的跨界合作案例出现。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你好飞行者
    下一篇

7月31日,协作设计平台Figma在纽交所上市,成今年美股最大IPO。90后创始人退学创业,背后VC云集,IPO带来造富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