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贵阳市正以“数字活市”战略为引领,持续推动本地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为了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本、引导资金流向重点产业领域,贵阳市正在开展第三批数字经济发展基金子基金管理机构的公开遴选工作。这不仅是一次重要的资源配置机会,更是对专业投资团队能力的全面检验。
此次遴选聚焦于构建高质量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旨在通过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产业建设。对于有意参与的机构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基金设立的基本要求来看,子基金的存续期原则上不超过10年,且不得超出母基金的期限。这一规定确保了资金运作的可控性与长期规划的合理性。同时,基金的投资方向明确指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核心领域,涵盖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数据安全、智能制造等多个关键赛道。这种布局既符合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贴合贵阳本地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管理人资质方面,要求相对严格。除了需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外,还强调了实缴资本、专业团队以及合规运营的重要性。这些条件不仅保障了基金的稳健运行,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关于募资与收益分配机制,政策设计充分考虑了多方利益平衡。母基金出资比例上限为20%,同时鼓励管理人自身出资不少于1%。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增强管理人的责任感和投入度。此外,收益分配遵循“先回本后分利”的原则,并鼓励设定具有竞争力的门槛收益率,以吸引优质项目和人才。
在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方面,母基金保留了较强的监督权。例如,可通过委派代表参与投委会,或在协议中约定其他形式的监管条款。这种制度设计既体现了政府对资金使用的高度关注,也兼顾了市场化运作的灵活性。
返投要求是本次遴选的一大亮点。子基金必须将不低于母基金出资额1.2倍的资金投向贵阳本地企业。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地方产业发展,也为基金管理人提供了明确的考核标准。具体返投认定方式多样,包括企业迁入、收购、子公司设立等情形,灵活适应不同情况。
投资限制同样不容忽视。基金不得涉足房地产、股票二级市场、金融衍生品等领域,也不得从事担保、贷款等高风险业务。这些规定有效规避了非主业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支持数字产业发展。
此外,提前退出机制为母基金提供了安全保障。一旦出现不符合政策目标、未按计划投资等情况,政府资金可以迅速退出,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让利机制的设计也为社会资本提供了激励,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
申报流程清晰且规范。从材料准备到线上填报,再到纸质材料寄送,每一步都有明确指引。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20日,申请者需在此前完成全部手续。申报途径包括线上系统和邮寄方式,方便不同类型的机构提交材料。
整体来看,贵阳市数字经济发展基金的遴选工作,不仅是对基金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推动本地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对于有志于参与其中的专业机构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平台。通过严格的筛选和科学的管理机制,未来有望培育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数字产业投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