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传出消息,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主板挂牌交易。若成功上市,这将是港股市场首个“国货高端护肤品牌”的案例。
提起林清轩,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其创始人孙来春近年来在网上相当活跃。他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大学期间创立了一个文学社,并给自己取了“林清轩”这个笔名。毕业后,他进入一家药企工作,积累了不少管理经验。后来,他决定投身护肤品行业,与从事外资护肤品代理的同学合作,陆续开了几十家店铺。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迫使他重新思考,最终决定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护肤品牌。
2003年9月,孙来春正式注册了“林清轩”作为品牌名称,并在上海成立了一个专注于开发天然安全产品的研究中心。起初,他们推出了上百种SKU的产品线,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销售渠道受到阻碍,他不得不亲自管理直营店。2008年,第一家林清轩店铺在龙之梦购物中心开业。
直到2012年,孙来春在拜访一位客家家庭时了解到山茶花的功效,随即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化妆品工厂,集中力量研发山茶花精华油。2014年,第一代山茶花精华油问世,“以油养肤”的理念逐渐流行开来。之后,林清轩加大研发投入,逐步确立了高端市场的定位。同时,孙来春的哥哥孙福春也加入团队,负责销售和培训业务。
目前,山茶花精华油已成为林清轩的明星产品之一,天猫官方旗舰店30毫升的价格为539元。数据显示,这款产品累计销量已超过3000万瓶,全渠道零售额连续11年位居全国面部精华油领域的榜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林清轩还与香奈儿就山茶花产品展开了竞争。
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林清轩终于接近港交所大门。如果一切顺利,51岁的孙来春将见证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
是什么支撑起了这次IPO?林清轩专注于高端护肤市场,拥有188个SKU,涵盖了护肤全过程,产品价格区间大约在200至800元之间。除山茶花精华油外,还有山茶花焕亮精华霜、高倍隔离防晒霜、保湿胜肽紧致面膜等核心产品。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灼识咨询的数据,2024年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林清轩位列第一,且是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唯一的国产品牌。林清轩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尤其是与山茶花相关的抗皱、紧致及修复功能,其科研中心位于上海松江。过去三年,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分别为2110万元、1970万元和3040万元。
在销售策略上,林清轩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加注重全渠道整合。孙来春本人也是中国美妆品牌创始人中较早尝试直播带货的人之一。2020年情人节当天,林清轩直播销售额达到40万元,相当于四个线下门店一个月的业绩。
截至现在,林清轩在全国范围内拥有506家门店,其中超过九成位于大型购物中心。按门店数量计算,林清轩在中国国货及国际高端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林清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和12.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2.5%;毛利率分别为77.9%、81.2%和82.5%;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66万元、盈利8846万元和2亿元。
疫情加速了孙来春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同时也为公司打开了融资的大门。在此之前,林清轩一直依靠自身盈利能力发展,从未接受过外部投资。然而,疫情的压力改变了这一状况。孙来春坦承,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资本的重要性,“没有上市的话,林清轩可能会遇到困难。”
2020年底,林清轩完成了成立以来的首次融资,金额达到数亿元人民币,由SIG海纳亚洲领投,多家知名机构参与。不到一年后,公司又完成了B轮融资,估值实现了三倍的增长。
目前,林清轩吸引了包括雅戈尔、碧桂园创投、头头是道基金、凯辉基金、启承资本在内的重量级投资者。IPO之前,孙来春及其家族共持有近八成股份,其余主要股东还包括雅戈尔、碧桂园创投以及吴晓波旗下的头头是道基金。
今年以来,香港消费股表现亮眼。蜜雪冰城的成功上市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他消费品牌如古茗、沪上阿姨等同样表现不俗。此外,已上市的消费公司如老铺黄金、毛戈平、泡泡玛特等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投资者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是内地企业对接国际资本的最佳时期,未来的机会窗口可能只有短短一年半。
从潮玩公司52TOYS到休闲零食品牌“鸣鸣很忙”,再到老字号餐饮连锁“老乡鸡”,众多消费企业正积极准备登陆港股市场。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港股将成为消费品牌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