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复旦大学宣布收到一笔来自两位校友的大额捐赠。1985级材料系高分子专业的李平校友和1986级历史学系的廖梅校友决定向母校捐赠1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立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这笔款项不仅是今年校友捐赠中金额最高的一笔,也展现了校友们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
李平出生在湖北武汉,18岁那年考上复旦大学材料系。廖梅来自浙江杭州,在1986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学习。两人在校期间因为学生会的工作相识,性格不同的他们在合作中相互补充。李平为人果断,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廖梅则沉稳专注,致力于学术研究。
毕业后,李平投身商业领域,成为宁德时代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目前担任副董事长。廖梅则在复旦完成了长达十年的学习,最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并发表了多部著作。多年来,这对夫妇始终关心母校的发展。他们希望能支持一项具有深远社会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项目。经过与复旦科研团队的交流,他们决定拿出10亿元人民币,助力学敏高等研究院的建设。
李平和廖梅表示:“中国有能力在全球科学领域发挥作用。”他们希望研究院能对标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创新研究。学敏高等研究院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基础科学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中心,推动国家科技自主发展。
研究院将秉持“学者治学,敏行致远”的理念,吸引全球顶尖青年学者,并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资助,鼓励他们从事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院已经开始招聘人才,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引进近百位优秀青年科学家。
对廖梅而言,复旦赋予她最重要的是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态度。这种精神促使她和丈夫不断回馈母校。近年来,这样的校友捐赠案例越来越多。比如,南开大学的校友张一鸣和梁汝波各自捐赠2亿元支持数学研究;雷军向武汉大学捐赠13亿元用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这些举措反映了企业家们在取得成就后回馈社会的愿望。除了资金捐助,还有人选择创办新学校,像钟睒睒筹划中的钱塘大学,以及曹德旺创办的福耀科技大学。这些努力表明,教育和科技正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