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近期推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计划,发布了《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这一方案包含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还有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创新尝试——成立总规模达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允许单个项目最高承担100%亏损。
这种完全容许亏损的方式在深圳尚属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重要的探索之一。此举意在解决国有资金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敢投、不愿退、怕担责任”等问题,体现了深圳南山对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创新往往伴随着失败的风险,而鼓励创新就需要接纳失败。从长远来看,一级市场中的国资容错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深圳南山除了注重人才引入,还提供了多种优惠政策。比如,“一人政策”为外地高校来南山实习的毕业生发放每人520元的“感知南山”体验券,同时给予符合条件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最高3万元和5万元的生活补贴。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南山,该地区还实施了“一间房”政策,为非深圳户籍的应届毕业生提供最长15天的免费住宿。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领域初创企业的人才还可享受一年的免租保障性住房。
针对初创企业,南山提供了大量办公空间支持,并根据不同情况提供租金减免。此外,还有“一笔钱”政策,鼓励创投机构增加对本地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项目能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跟投支持。
同时,南山区与多家专业机构合作,通过“X-Day”西丽湖路演社为早期创业项目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行动方案》还提出要挑选一批青年领航创业团队,给予高达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推动应用场景开放,为初创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措施是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专注于扶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创企业。这项基金允许单个项目最高承担100%亏损,展现了南山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探索。
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高容亏比例较为罕见,这也表明南山正积极响应当前科技创新的需求,树立起一个重要标杆。
国资容错机制的核心在于鼓励创新和支持创新。深圳正在引导资本向早期项目倾斜,早在2023年就成立了总规模20亿元的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填补了创业投资链条上的空白。
从种子阶段开始培养企业,这条路虽有困难,却充满潜力。一级市场的投资者逐渐认识到,创新需要被鼓励,失败也需要被宽容。
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文件明确要求建立容错机制,解决了基金管理人的一些顾虑。此后,广州、上海等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允许种子和天使投资项目出现100%亏损。
尽管容错机制已获广泛认可,但实际推行仍面临不少难题。如何界定尽职尽责、监督审计的具体操作难度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都需要更详细的实施细则。
回顾历史,每个创新高地的崛起都离不开特有的容错文化。正如硅谷精神倡导者皮埃罗·斯加鲁菲所言,失败并非终点,而是成功的一部分。鼓励创新,就必须接受失败,为创业者创造重新开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