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动态

微信公众号

人工智能报

微信视频号

图灵汇

抖音号

图灵汇

小红书

AI中国

头条号

媒体矩阵

更多

以上自媒体由本平台或本平台合作伙伴提供服务。

    5月 02
  1. 今天
  2. 星期五
15:00
grade

在央视《面对面》的一期节目中,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讨论中国制造业发展时几度动容。参观比亚迪工厂的经历让他不禁感叹:“这是整整一代人的荣耀。”他对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分析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中国制造的飞跃:从追赶走向超越

朱民在采访中提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果的体现。前二十年,中国靠“低成本”立足国际市场;随后的二十年,凭借“物美价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接下来的二十年,中国将依靠“又好又便宜又先进”的优势重新定义全球产业格局,并为制造业注入科技创新的力量。他以比亚迪为例,说明这种变化源于技术革新与工程师文化紧密结合的结果。

比亚迪的成长验证了这一点:从最初的代工生产到自主研发如刀片电池、云辇、易四方、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等前沿技术,再到2024年以427万辆的成绩跻身全球汽车品牌前列,比亚迪的战略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朱民特别强调,比亚迪的电动车在欧洲的售价是国内的两倍,但依然凭借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超越了像大众这样的老牌企业,标志着中国制造正从依赖价格竞争转向依靠技术溢价。

工程师精神打造核心优势

“中国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拥有几千万名工程师。他们的能力和贡献真的令人钦佩!”朱民谈到比亚迪时由衷说道。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离不开工程师们的不懈努力和专业精神:他们在实验室里不断试验,在生产线上追求毫米级的精确度,以及那些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的技术人员,共同筑起了中国制造的强大防线。

比亚迪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2024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达到了542亿元,累计投入超过1800亿元,员工队伍规模位居全球汽车行业首位。这种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方式,正是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据。

朱民眼中的泪水充满了对过去奋斗岁月的怀念,也饱含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心。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已经超过三成,工程师数量达到数千万,技术储备和供应链优势愈加明显。比亚迪的三十年发展历程,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最佳例证。它的垂直整合策略和技术革新推动国际化布局的理念,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中国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比亚迪的成功不仅仅属于一家公司,而是代表了中国制造业整体进步的一个缩影。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图灵汇App
  • 扫码关注
  • 图灵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