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女儿被指利用网络手段获取他人隐私,此事再度引起社会关注。
3月20日下午,百度举办了一场有关信息安全的交流会。会上,百度分享了针对该事件的调查进展与结论,并展示了此前提到的“公证文件”。
百度负责安全事务的陈洋再次明确指出,无论普通员工还是管理层,均无权接触用户的个人数据。经内部审查确认,泄露信息并非源于百度内部。
那么,百度如何验证这一点呢?熟悉互联网行业的人应该了解,公司系统中的每一次操作都可能留下痕迹,一旦需要追踪,这并不复杂。
此次,百度仔细核查了谢广军先生在后台的历史数据请求、权限记录以及数据查询等相关操作日志,最终证实他没有访问用户个人信息的权限,也未曾登录过百度的数据库或服务器。
值得注意的是,像百度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通常对数据管理极为严谨。若真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且用于不当用途,按照百度高层一贯的立场,涉事人员不仅会被解雇,甚至可能面临法律后果。
几天前,初次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认为一名年收入数百万元的父亲为了替女儿撑腰,甘愿冒着失去高薪职位甚至触犯法律的风险去获取敏感资料,这种可能性不大。此外,借助公司的资源去破解微博账号的做法也显得不合逻辑。
然而,随着舆论发展,人们期待看到一个合理解释和妥善解决的结果……
不少观点认为,那位在国外成长起来的13岁少女既然有一位月薪达20万的高管父亲,理应受到相应教育。甚至有人表示,“孩子的表现反映父母的教养”,或者“法律或许约束不了你,但公司可以对付你父亲。”
客观分析,这一事件的核心在于饭圈文化和某些灰色服务的交织,同时也揭示了部分职场父母在孩子青春期行为失常时的无助感。
坦白讲,这位13岁少女的行为确实有些过火,应当受到严肃批评乃至适度惩罚。但从法律层面看,由于其年纪尚幼,责任需由监护人承担。
在我看来,作为父亲的谢广军除了向公众致歉外,还应主动向受害方表达歉意,必要时带着女儿登门认错,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这样才能体现诚意。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中国秉持无罪推定的原则,而网络上的过度批评容易转化为一种暴力行为。
要知道,无论是施害者还是受害者,很多时候都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