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即使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依然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作者:刘杏花 编辑:青暮
三月前,雷峰网发布了一篇文章《AI人才的价值正在缩水吗?》,探讨了AI研究者在企业中的种种挑战。
随着高校开设AI学院的数量与日俱增,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对AI人才需求的增长似乎已趋于平缓。
面对供需关系的失衡,AI学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教学挑战。求学者在选择专业时陷入了迷茫,应届毕业生则陷入了较为被动的求职境地。那么,高校应该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是在传统AI分支领域深化专科培养,还是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的道路,抑或是与其他基础学科如生命科学、材料学进行跨界融合,亦或是加强与工业界的深度合作?
在雷峰网主办的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上,五位来自不同高校的院长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上述议题。
院长论坛:AI创新与人才培养
本次论坛不仅是国内AI学术界对人才培训与发展的一次深入讨论,也反映了AI学科领域内专业研究工作的快速进展,以及AI技术在千行百业中的应用深化。在“35岁焦虑”与“AI商用困境”的背景下,新一代AI人才的出路、如何提升竞争力,以及学院间如何协同合作,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讨论的焦点。
论坛首日,五位院长围绕AI创新与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教育与科研方面的见解与经验,为我国AI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宝贵建议。
这五位院长分别为:
院长论坛不仅展示了学术界对AI人才培养的深刻洞察,还呈现了五位院长在各自领域内的深厚造诣与丰富经验。
在论坛上,院长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AI教育的革新与挑战:
论坛期间,院长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为AI人才培养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与启示。
在论坛的讨论中,院长们围绕AI教育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院长论坛不仅回顾了当前AI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还展望了未来AI人才培养的趋势与策略。通过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五位院长共同描绘了AI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新蓝图,为推动我国AI领域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国内AI学术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与投入,预示着AI教育将迎来更为多元化与创新性的变革。未来,AI学院与研究院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共同构建面向未来、面向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AI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热烈的掌声中,2021 GAIR院长论坛圆满落幕,期待着未来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AI教育与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