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台方案提出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图灵汇官网

在当前全球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低空经济正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在以前瞻性的眼光布局未来产业。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明确了未来三年内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战略举措。

这份规划聚焦于构建一个系统化、智能化、跨领域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目标是打造一个覆盖全面、层次分明、标准统一、技术先进的低空经济体系,助力深圳成为全球领先的低空经济枢纽。

在研发与制造方面,深圳计划设立多个重点平台,包括一个大型低空经济科研装置和多个运行试验区。同时,还将建立测试场地,为各类低空飞行器提供试验环境。这些设施将为培育世界级企业奠定基础,预计到2026年,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

智能制造也是此次规划的重点之一。深圳将推动建设多个产业园区,涵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在关键技术领域,如飞控算法、高能量密度电池、低功耗主控芯片、高性能材料以及环境感知技术等方面,都将实现突破。这将增强本地企业在核心零部件上的自主生产能力。

为了验证各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深圳还规划建设多个示范场景。到2026年,全市将建成超过1200个低空起降点,并开通上千条商业航线,涵盖载人、载货等多种形式。直升机和eVTOL飞行器的配套设施将在主要城区形成50%以上的覆盖范围。此外,“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的低空物流服务将惠及超过70%的市民。

最后,深圳还提出建设一个全球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整合通信、导航、监控和气象监测等功能,为低空飞行提供全方位保障。这一系统的落地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对低空资源的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深圳正在为低空经济的发展铺就一条坚实的道路,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米伽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