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绘制低空经济“新蓝图”

图灵汇官网

夜幕降临,成千上万架无人机同时升空,在空中组成各种图案,有的像盛开的山茶花,有的拼出“我爱重庆”的字样。这场结合科技与美感的表演,创造出绚丽的光影画面。而操控这些无人机的,是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的飞行规划师杨杰。

杨杰的工作属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公布的职业之一,主要负责制定无人机飞行路线、任务安排和现场管理。这个职位的出现,反映出无人机应用范围的扩大,也预示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很多人以为我们只是让无人机飞起来,其实我们还要确保它们飞得准确、稳定。”杨杰说。他们不仅需要编写表演程序,还要评估环境、信号等因素,并将艺术创意和技术结合,保证每架无人机在合适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

以广东河源的一次大规模无人机表演为例,杨杰表示,他们要对整个项目进行全程管理。正式表演前,要提前查看场地信号、观众视线和天气情况。当天则要监控风速、温度、电量和信号强度等数据,表演后还要分析结果,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新职业的出现,说明无人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

“企业需要既懂无人机操作,又会编程,还具备艺术感的人才。”大漠大智控飞行工程部项目经理姚利军说。

专家指出,随着技术进步、标准完善和应用场景扩展,无人机已被广泛用于物流、测绘、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催生了许多新的职业岗位。

目前,我国无人机企业和从业者数量迅速增长,飞行次数也在上升。截至2024年6月,全国登记的无人机超过187.5万台,经营性企业超过1.4万家,持有执照的驾驶员超过22.5万人。

人才短缺反映了低空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可能达到3.5万亿元。越来越多资金进入这一领域,相关企业不断成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过8.4万家,其中2025年新增约1.2万家。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会。从2024年起,它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仍处于初期阶段。各地在政策支持下,正在推动人才培养和标准建设,部分高校已开设相关专业,培训市场也日益活跃。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要支持新型消费,包括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和消费级无人机等。

专家认为,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产业链不断延伸,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未来的无人机表演市场越来越活跃,客户类型和场景也在拓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这个行业,让生活更加丰富。”姚利军表示。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创业帮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