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无人机在竹林上空缓缓升空,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它载着成捆的毛竹,沿着设定好的路线飞行,大约10分钟后稳稳地降落在学校的操场上。地面人员随即操作,将毛竹自动卸下,整个过程顺畅高效。
这并不是虚构的画面,而是发生在安福县浒坑镇垅上村的真实事件。通过科技手段,当地成功解决了山货运输困难的问题。
村里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但山路崎岖,过去村民只能靠人力或摩托车搬运毛竹,效率低,耗时长。遇到雨雪天气,更是难以出行,导致大量毛竹无法运出,影响了经济收益。
今年6月,毛竹收购商引入无人机物流技术,专门设计了一套空中运输方案。无人机配备了特制的吊舱,一次能运送约50公斤毛竹,飞行距离可达15公里,刚好覆盖从竹林到学校操场的路线。毛竹在这里集中后,再由货车运往加工厂。
操作人员表示,以前每天最多送两趟,现在半小时就能完成一个来回,每天能送十多次,运输量是过去的半个月水平。相比人工运输,成本降低近六成,而且不受天气和地形限制,即使下雨也能正常作业。
目前,村里通过无人机运出的毛竹已达30吨,带来超过2万元的收入。
科技的应用让村民看到了新的机会。未来,村里计划扩大无人机运输规模,引入更大载重的机型,不仅运送毛竹,还将运输其他山货,打造一条连接山区与市场的运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