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首启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

图灵汇官网

5月18日清晨,一架印有“航产一号”标识的中型无人机从沈阳中心血站起飞,迅速将首批血液恒温箱送至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这一行动标志着东北地区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正式启用,也表明沈阳在低空经济与公共服务融合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次无人机运输仅耗时18分钟便完成了12公里的全程,相比传统地面运输提升了大约七成的速度。据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称,以往高峰时段取血可能需花费两小时,即便是在深夜也需要近一个小时,而如今无人机运输基本实现了即时送达,显著缓解了因地面交通拥堵带来的问题,为危重症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在这次飞行任务中,“航产一号”配备的冷链温控系统持续监测血液的温度与位置数据。抵达医院后,医护人员迅速核验血液信息并将其送往手术室,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需求响应—空中配送—临床应用”流程。

这条航线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多方协作。沈阳航空产业集团联合市卫健委规划,由辽宁众飞科技具体实施,民航管理部门、市发改委及地方政府协同配合,从空域申请到技术调试再到应急预案制定,探索出一套“政府引导、国企参与、科技支撑”的运作模式。沈阳市卫健委的一名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是低空经济服务民生的典范,为后续拓展更多实用场景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推动沈阳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于2024年6月组建了低空经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空域管理、飞行服务以及成果转化,助力该行业从试点阶段迈向规模化发展。目前,《沈阳市新型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规划》正在编制中,计划构建包含“基地—枢纽—节点”三层架构的起降设施体系,同时设计低空走廊、主干航线及具体应用情境的三级航路网络,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的全新交通网络。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宇提到,为加速低空经济的成长,沈阳正在加紧推进以无人机为核心的系列产品研发、服务平台搭建以及实际应用环境构建,全面推动沈阳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2月,该集团委托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与民航东北空管局测绘公司共同编制了《沈阳市新型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通过创新思维规划空域区域、确定航线走向及选择起降地点,初步描绘出“2基地5廊道5横5纵1循环”的空域布局,计划短期内设置超过150个起降站点,且已与民航监管部门展开深入沟通。目前,首批30个起降点的选址工作已经启动。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郑秋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