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攻击-11无人机要登上航母?同为飞翼布局,美国X-47B却下马了

图灵汇官网

【军武次位面】作者:太白

近期,一张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显示武汉航母楼出现了攻击11无人机的身影。这表明攻击11无人机正在进行相关的模拟测试,未来很可能登上“福建”号航空母舰。结合空警600和歼35,未来“福建”舰的主要舰载机型号已基本确定,这无疑增加了人们对我国航母未来的期待。

攻击11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阅兵仪式上,尽管只有一架参与,但其独特的设计依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人认为这款无人机的外形极具未来感。攻击11无人机采用无尾飞翼布局,这种设计本身就具备优秀的隐身性能。加上复合材料和吸波材料的应用,其隐身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攻击11无人机拥有S型进气道和隐身化处理的发动机喷口,是一款集侦察与打击于一体的长航时无人机。虽然其速度并非其主要优势,但凭借出色的隐身能力,它能够在穿透敌方防空系统的同时,深入敌后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攻击11无人机还配备了内置弹舱,可用于携带对地攻击炸弹或导弹,从而实现对敌方防空系统和地面目标的有效压制。

攻击11无人机在不断改进过程中,逐渐走向实用化。据美军分析,攻击11无人机至少具备三种功能:一是作为无人侦察机,利用先进的侦察设备获取关键情报;二是作为电子战平台,实施对地、对海目标的电子干扰;三是作为打击武器的“目标指示器”,为反舰导弹提供精确的目标指引。

近年来,欧洲和美国研发了不少飞翼无人机,但大多数项目最终都未能实现量产。特别是X-47B项目的终止,令人惋惜。X-47B融合了无人机、飞翼布局和舰载机等多种先进技术,曾一度被认为遥遥领先。然而,随着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问世,使得X-47B的作战半径变得不再适用。最终,X-47B因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被放弃。

相比之下,攻击11无人机的发展路径与中国军事战略更加契合。我国的战略重点在于积极防御,而非全球扩张。因此,攻击11无人机的研发和部署更注重与航母编队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而非单一追求技术突破。这种渐进式的发展策略,更适合当前的需求。中美两国军事战略的不同,决定了攻击11无人机不会重复X-47B的命运。专注于自身发展,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