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报罕见地报道了一次空军某无人机团的重大军事任务,该任务中操作国产察打一体无人机创造了“最长在空和最高强度飞行记录”,并在高空拍摄到了高价值影像。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舆论焦点从国产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对外出口转向国内应用。
中国航空工业在常规机型如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等方面虽然取得显著进展,但在某些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局限。相较之下,国产无人机发展迅速,已与美国航空工业齐头并进,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以“翼龙”和“彩虹”系列为代表的先进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近10年来成功出口至20多个国家,广受好评。即便是在舰载无人机领域,尽管使用受限且应用范围较窄,但AR-500也成功出口至尼日利亚。由此可见,国产军用无人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良好的声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都表现出色。
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中,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攻击-2、攻击-11、无侦-8和JWS-01四款装备。其中,攻击-2早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就已亮相,外界起初对其编号感到困惑,但通过现场观察发现,攻击-2实际上是翼龙-2的改进版。它放弃了翼尖的小翼,通讯设备和作战系统有所升级,属于出口转内销的型号。而攻击-11则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大放异彩,其独特的飞翼隐身外形吸引了众多目光,未来可能与歼-20协同作战。
无侦-8以其独特的高速飞行设计和特殊发动机闻名,其具体用途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新时代作战体系中,高速飞行的无侦-8将扮演重要角色。而JWS-01反辐射无人机则是重要的信息作战节点,尤其在现代战争中对反辐射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相比尖端装备如歼-16D,小型灵活的反辐射无人机是理想的战术选择。
国产军用无人机具有先进、成熟、健全的特点,这使其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此次解放军报报道的无人机部队与先进查打无人机的磨合,以及在西部戈壁大漠的驻扎,暗示了无人机活动的多样化。尤其是近期东南沿海方向的无人机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夜间作战和边界稳定方面,大航程高空查打一体无人机展现出独特优势。
从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广泛应用,军用察打一体无人机在现代战场上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国内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国产无人机将继续创造更多辉煌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