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熊会逐渐适应无人机。过去的研究表明,动物在无人机飞行附近往往会感到害怕或出现压力反应。然而,通过使用心脏监测设备来评估压力水平,研究人员发现,熊在三到四周的时间内就能逐渐适应无人机的存在,而且这种适应效果能够持续下去。
无人驾驶飞机系统为生态学、野生动物生物学和保护工作中的数据收集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一些研究记录了动物在无人机近距离飞行时的行为变化。无人机可能比其他航空测量手段更容易干扰动物,因为它们能够在低空飞行并灵活地改变方向。实际上,许多研究都观察到了野生动物对无人机的反应。尽管熊很少表现出像逃跑这样的恐惧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心率会在无人机接近时显著上升——从飞行前的平均每分钟41次增加到接近每分钟162次。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美国黑熊是否能适应反复的无人机暴露,并且在没有无人机飞行的情况下,这种适应性是否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们利用植入式心脏监测设备,对五只圈养黑熊进行了心率测量,在无人机飞行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人员暂停了无人机飞行118天,之后重新开始。实验结果显示,黑熊确实展示了对无人机飞行的耐受性增强的迹象。更重要的是,即使中断超过三个月,它们对无人机的耐受性依然存在。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适应性可能因物种而异。熊通常会习惯于与人类频繁接触,因此在多次接触后,它们的恐惧感会减少;熊可能会更容易接受新的干扰。相比之下,其他动物可能难以适应这种干扰。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Mark Ditmer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中的每个个体都对最初的无人机飞行产生了压力反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应尽量减少在野生动物附近进行无明确目的的近距离无人机飞行。不过,研究结果也表明,无人机在保护工作中,如反偷猎巡逻,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会导致长期的高压力后果。